香港工盟代表:CEPA只利于大企业及少数人士

【新唐人2009年3月27日讯】(中央社记者唐佩君台北27日电)香港职工会联盟组织干事宋治德今天在台北表示,香港与中国签CEPA并未使制造业起死回生,劳工薪资也未普遍成长,签署CEPA只是对跨国企业及少数专业人士有利,值得台湾思考。

台湾团结联盟、台湾劳工阵线联盟上午举办“ECFA(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定)对台湾劳工的影响”研讨会,邀请宋治德以香港签署CEPA(内地与香港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发展,提出对产业及薪资所得的变化观察。

宋治德表示,CEPA分成3部分,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个人游”计划,签署至今约6年,可以发现虽对整体经济有正面效益,但基层市民却并未普遍受惠。

他说明,当初香港政府宣传CEPA时表示,因为香港制造业享有零关税的优惠,因此可以吸引港厂或外国厂商设厂,生产高素质的产品,因而增加就业机会。

但以实际数据观察,2006年12月,包括机械、设备、仪器及零组件业的香港产品出口值,与2005年12 月相较,下跌24.3%,显示CEPA并未使得香港制造业有起死回生。

此外,宋治德认为,香港自80年代以来制造业北移,剩下的制造业也大幅萎缩,且大部分港商并非自创品牌,港产品牌在中国大陆市场比重低,即使中国政府给予零关税的优惠,也不会吸引产业回流,难以改善就业情况,这可从至2006年止,据CEPA在中国大陆创造出由香港居民出任的新职位,仅有1000个,代表对基层市民整体就业并无帮助。

至于在CEPA的旅游计划方面,宋治德指出,很多人都会联想到“个人游”畅旺了香港的旅游业,据香港旅游局统计,2006年访港的大陆旅客消费达93亿元港币,较2004年增加38%,但若以劳工角度观察,“个人游”计划改善了酒店、饮食等就业机会,但这些行业的薪资并没有增加,以2006年12月与2005年12月相较,饮食、酒店业等实质工资跌幅是0.5%。

宋治德强调,CEPA开放中国大陆市场,加剧了香港企业及大陆企业的竞争,而中国的中小企业为保持竞争力,只好加强对香港工人的压榨,因此CEPA只是对规模愈大的跨国企业及少数专业人士有利。

他认为,台湾提出的ECFA目前没有具体内容,因此无从研判具体影响,但从香港的经验可以提供台湾一个借镜与思考的例子。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