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互动】论文抄袭大流行,谁之过?

【新唐人2009年7月16日讯】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热点互动》节目。目前毕业生论文抄袭现象,在中国各高等院校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到博士生,从学生到教授到校长,甚至到中科院的院士。从普通的中国高等院校到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北大,无不涉嫌抄袭案例。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抄袭论文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甚至已经普遍到很多人都认为抄袭现象不是一种很可耻的行为?那么在今天的《热点互动》节目中,我们就和横河先生一起来探讨,中国知识分子抄袭的问题。

主持人:横河先生您好。

横河:你好。

主持人:我们从网上看到一些案例,我觉得这些抄袭论文的人,他们胆子是非常的大,像被网友喻为“史上最牛的论文”,他的抄袭内容除了地名和数据不同之外,其他一切全都照搬。最年轻的市长周森峰,他的清华硕士毕业论文,就被网友发现抄袭率达到50%。还有辽宁大学的校长,通过他审核的论文,抄袭率已经超过了80%。那么您认为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学生们自己不写论文,反而要抄袭别人的论文呢?

横河:我觉得这跟整个社会风气发展到今天这一步是有直接关系的,我想最早是来源于80年代的时候。其实这个抄袭不是从学生开始的,在80年代的时候有一个干部年轻化、知识化的过程,在选拔干部的时候,就要求有一定的文凭。那么这时候,官场上就有很多年轻的官员去恶补。恶补到最后就出现了两种结果,一种叫做“假的真文凭”,一种叫做“真的假文凭”。

所谓真的假文凭就说这个文凭是假的,但它真的是做出来的,这叫做真的假文凭。假的真文凭就是他有一个真正的文凭,他毕业了,但事实上他没有读完这么多书,他整个成绩和他的学分都是掺了很多水分的,这叫假的真文凭。这种现象是在官场上最先开始的,而作为学生来说,他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渐进的过程,就跟我们这30年来整个社会的发展,和中国社会发展的渐进的过程,它是紧密相关的,是不能把它分开来的。

那么这30年来的发展过程,我觉得可分成这么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市场需要。你需要一个文凭,但是这个文凭,你用什么方法得到,他并不管你。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就想尽一切办法,利用最捷径的方式去拿到这个文凭,那么其中就包括论文的造假

而这个造假不容易被发现,这是第二个条件。就是成本非常低,十个人造假,可能没有一个人会被发现。一百个人当中,可能只有一个人会被发现。那么这样的话,他付出非常少,但是能够蒙混过去的机会非常多,这是第二个。

第三点就是整个道德的约束没有了,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其实造假的情况在各个国家都有,特别是学术造假,当然,这和现在科学的竞争方式是有一定关系的,我们今天不讨论这个。虽然各个国家都有,但是造成一种文化现象,大家都认可了,这只有在中国大陆有。

主持人:您说各个国家都有这个现象,那么其它国家的高校,他们抄袭论文的严重现象,是否也像中国高校这样肆无忌惮呢?

横河:绝对没有达到这么严重的程度,我只是说有这种现象。我刚才已经说了,他们有造假的情况,但是没有达到这么严重的程度。因为在西方,特别在美国,它的整个教育体系呢,第一个讲求创造性,在这个文化当中,如果你没有创造性,你只是抄袭别人的话,你自己都会觉得你很差劲,这是一个。

第二个就是在评分的时候,别人并不仅仅看你这个论文写的怎么样,而是看你的创造性。所以有的文章看上去可能并不好,但是他的思想很好的话,导师就会很欣赏。所以在整个受教育的过程和历来的评分标准当中,都是以创造性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不像在中国,你有一篇东西,你照着做出来就行了,所以这是一个差别。

第三个,现在西方大部分国家虽然没有以前好,但是它讲一个“诚信”,也就是你个人的信用。所以一旦被发现以后,那么以后你找工作,你的晋升、你的各式各样的前途,都变成非常困难了,也就是说造假的成本非常高。在非常高的造假成本下,即使有人想试也不敢这样去试。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说,学术诚信度会影响他们将来的发展,所以他们不敢冒这个险。

横河:对。

主持人:那么刚才您谈了这个问题之后,我还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据我们所知,一篇论文要通过发表,最起码要通过两关。第一关是研究生或者本科生的导师本身,他首先要审这篇论文,之后还有其他专家或者学者要共同来审这篇论文。但是这些抄袭的论文,它们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发表,甚至在国家的核心期刋上发表呢?

横河:这有多种因素,一个因素就是作为导师来说,现在中国的学术界真正看书、看专业文章,去研究专业文章的风气并不是很盛。一旦当到了学术界某个地位以后,他自己就变懒了,而他的基金来源很多是靠关系的,这跟整社会的情况有关,所以他也不看书,他也不知道。

第二个就是学术风气不浓已成为普遍现象了,所以邀请的这些评论专家,评毕业生论文的专家都是这个导师的朋友,等于到这里来,大家吃吃喝喝,然后就让他通过了,这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更多的是商业行为。所以在中国大陆,整个学术界的学术风气已经没有了,有的根本不知道你这篇文章是抄袭的。

第二、即使知道是抄袭的话,他也认为没有什么了不起,因为大家都抄袭,所以就让他过了。现在社会上还认为这是不良的行为,所以社会上还有人去做人肉搜索,把他查出来,说他原来抄袭过。这些本来不应该由社会上发现,而应该由学术单位来发现,现在倒过来了,正好说明中国整个学术界的问题。

主持人:那么从最年轻的市长周森峰的抄袭事件,到辽宁大学副校长的抄袭事件看来,只是民间有些舆论对他们谴责,但是在行政上并没有给他们任何的处分,那您认为这种现象是怎么样子呢?

横河:这更说明问题是刚才我说的没有道德的约束。在这30年来,把人的道德都摧毁了。没有道德的约束以后,剩下来的就用法律或者是纪律,在社会上是法律制约,在党内是用党的纪律来制约。但问题是谁来执行?任何好的法律,任何好的纪律,都必须要有人来执行的,谁来执行?

要知道,我刚才提到了,这种抄袭之风是从官场上来的,那么我们不要看远,就看现在中国官场上这些高官们,他们自己是怎么得到这些文凭的。像习近平,习近平在当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代省长和省长期间,读了一个函授学位,拿到了博士学位。你想想看,读一个法学博士要4年到5年的时间。

主持人:还是全职的。

横河:他在当省委副书记、省长期间,能够读完这个博士,博士有多少水分?这是一个。第二个,现在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薄熙来在自己的履历里面,从来没有说过他有博士学位,他实在是因为不太好意思才拿出来的。当时是他的秘书到大连理工,要求大连理工给他一个博士学位,大连理工没有给,后来他耿耿于怀。

结果这个秘书后来找到财经大学的校长夏德仁,夏德仁就答应给薄熙来一个博士学位。而且过两天正好有几个博士要毕业,就让他一起来参加毕业典礼,不需要读书,不需要考试,就送给他一个。所以夏德仁后来就当上大连市市长,而且刚刚成为大连市的市委书记。

这就是现在的政治局的常委和政治局的委员们,这里我可以列出很多政治局的委员,怎么样在他们当省长,当什么中宣部的副部长期间拿到法学博士,连续拿到硕士和博士学位的。那么也就是说,最高当局都这样了,那么谁去查,谁有心思去制定这样的政策来查?所以这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当它成为官场上的常规以后,当它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时候。那么就没有人能够阻止这种现象继续发生了。

主持人:横河先生,那么这是否和中国的教育产业化有关系呢?据我所知,今年的2009年,中国有8万个应届高中毕业生退出高考,这也是北京5年来考生最低的一年,是否和这方面有关系呢?

横河:这是有关系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上某一个现象的出现,它都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在“就业产业化”的问题上,很多人等于要花出很大的代价,付出非常高的代价来读完这个书。相比较而言,西方很多国家的教育往往是属于义务教育,一直到高中毕业,而大学也有不同的资助,如果你是当地居民的话,学费也可以减,而且比起他的收入来说,并不是很多。

但在中国的话,很多人就牵涉到可能要几十年的工资,或者是全家人的努力才能勉强养一个大学生。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就觉得他已经付出得太多了。那么付出太多,又要在短时间把它拿回来,怎么办?那么就“造假”,当然这个前提不是“造假”的理由,不是“造假”的借口,但是在一个完全没有道德,不把这种事情当成一种丢人的事情的情况下,很多人是愿意走这条路,而且愿意把这个做为一个理由来实现。

主持人:为了应对目前学术不端正的行为,其它的国家会采取一些措施,比如说美国有研究诚信办公室,这和目前国内学者所呼吁的“学术打假”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他们也承认要实现“学术打假”,是有满长的一段路要走。那么您认为这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不能马上实施呢?

横河:那就是我说的,谁来实施这个“学术打假”?定“学术打假”的恰恰是一些不学无术的人,利用这种方式来出名,这是最多的一种现象。而在西方它是这样的,总体来说,整个学术界它的“假”是比较少的。很多人在他创业的过程当中,在开始搞研究的时候,他确实是花了很大的精力,然后做出了很多的成果。所以他的“学术委员会”往往是一些德高望重的,而且是有长期的科研,有实践的经验,而且是被同行用非常严酷的方式评比,整体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上,他能够成立一个委员会来打假。

但是在中国最困难的是,因为你的造假在学术界已经是无孔不入了,每个领域都涉及到了。在这种情况下,谁来成立这个“打假委员会”?谁来成立这个审查委员会?如果这些审查委员会的导师们、教授们自己也是造假的,或者是自己的学生也是造假的话,那么当他们审查到这些造假的时候,他们会怎么处理?这是中国“打假学术”的一个最大的障碍。

主持人:那您认为抄袭论文的现象,如果不马上遏制的话,它的后果将会是什么样的?

横河:后果其实已经非常清楚了,第一个,中国科学的发展将后继无人,因为很多人是没有真才实学的,而这也是为什么造假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他发现在社会上真才实学没有用。

第二个,这在官场上就形成了,因为很多现在当官的最终还是要由学生当中选拔过去的,将来要走上仕途的。那么他这种“假”就带到社会上,带到官场上,使得官场上现在已经非常严重的这种“假”的风气,没有办法纠正。不能说越来越严重,因为我想不出来比现在更严重的是什么了,所以它无法纠正,那么整体来说,整个社会要为此付出最大的代价。

主持人:为了避免学术腐败和抄袭行为,目前在国内已经开发出了反剽窃的系统。那么技术上是否能够真正的解决对知识产权的侵犯,以及学生是否有可能为了通过这个系统的检测而做论文呢?大学做为一种具有高等教育职能的机构,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材,怎样才能培养出可用之材,我想这才是我们当今最迫切、最应该考虑的问题吧!观众朋友,感谢您收看《热点互动》节目,再会。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