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黄花岗佳作奖”评选揭晓

【新唐人2009年10月7日讯】

《黄花岗佳作奖》颁奖说明

本刊为将杂志在海外坚持得更长久一些,前年始停付稿酬。为此,我们一直对作者、特别是大陆作者深怀歉疚。虽然一些作者从此远离我们而去(此番他们当中的获奖者不乏其人),但还有相当多的作者仍然投稿优秀文章,以积极地支持着我们,这使我们杂志社的所有义工们都十分欣慰和感动,毕竟还有很多的人与我们心志相连。经杂志社研究,除继续为坚守民族立场、民主追求和自由精神,而必须坚持拒绝海外任何有背景的资源之外,决定在现有的经济状况和在各方面节约开支的前提下,颁发年度《黄花岗佳作奖》,直到我们“弹尽粮绝”为止。这就是《黄花岗佳作奖》之所来。

2008年的黄花岗佳作奖姗姗来迟,是因为这是本刊第一次评奖,我们作了认真的准备和评选,征求了国内朋友的意见,并由国内一个不公开的评选小组作了最后的定夺。

给《黄花岗杂志》写稿历来就是危险的事情,为《黄花岗杂志》评选佳作同样令人担忧他们的安全,尤其是在当前的政治高压和意识形态复旧日益严酷的“胡锦涛暴政”之下。《黄花岗杂志》欣赏国内评选者的水平和胆气,谢谢他们的鼎立相助。 我们还要谢谢那些从来就声明不要稿酬的作者们,谢谢那些没有了稿酬也要给我们投稿的作者们,谢谢他们正是怀着同舟共济之心,才和我们一道站在为祖国追求光明的艰难征途上蹒跚前行。

国事维艰,人民辛酸,正派的知识分子们尤其倍感压抑和苦痛……。然而,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光明,全赖我们大家一起去承担,去奋求。云“有”心而出岫,鸟“奋”飞而知还。黄花岗杂志的义工们将心甘情愿地艰苦撑持下去,因为我们和所有的作者、读者们一样,知道属于我们中国大陆民间的《黄花岗杂志》终有归心如愿的那一天。

黄花岗杂志编辑部 2009年9月27日刊布

黄花岗杂志网址:
www.huanghuagang.org

跨年度特别奖 奖金3000美元

《蒋介石领导浴血抗战记实》 孙挺信

说明﹕该书原名《中日决战》,本刊打字、编辑、连载两年, 太多杂志网站转载,因至今未找到该大陆作者,一直未付稿酬。

一等奖 奖金1200美元

《通向天人合一之路》 黄鹤昇 (黄花岗连载后,获颁中华民国文化奖)

《愧痛汉语危机》 岳建一 (黄花岗第23期, 奖金1200美元)

二等奖 奖金800美元

《不要酷评孙中山》 段振坤 (黄花岗第23期)

《反右与文革的因果关系》 魏紫丹 (黄花岗第23期)

《蒋介石的理学人格和实践》 行易 (黄花岗第25期)

《大凉山咏叹调》 张先痴 (黄花岗第24期)

《抗战歌曲产生的背景及其历史作用》 鬫培同 (黄花岗第26期)

《讨伐马克思主义》 紫电 马氓 (黄花岗第23期)

三等奖 奖金 400 美元

《对照蒋介石 看看毛泽东》 寻找作者 (黄花岗第26期)

《胶柱鼓瑟必然离题万里》 伍老 (黄花岗第23期)

《为什么还不把土地还给农民?》 史啸虎 (黄花岗第25期)

《就用马克思主义批判中国共产党?》 大陆教授 (黄花岗第24期)

《中共官员是怎样炼成的?》 陈道军 (黄花岗第24期)

《中国古拉格浩劫的思想根源?》 周毅文 (黄花岗第24期)

《北京老教授写给海外“爱国学生”的一封信》 郭明远 (黄花岗第24期)

《也谈郭沫若的人格问题》 西风独自凉 (黄花岗第23期)

《十月革命是恐怖分子的胜利》 曹维录 (黄花岗第23期)

《斯宾诺莎的《神学政治论简介》 商偀 (黄花岗第26期)

《中山先生的得力助手――胡汉民(民国人物传记数篇选一)》 何彤 (黄花岗第23期)

文学奖 奖金500美元

《苟偻的背影》 老骥 (黄花岗第23期)

《皮革外套》 杨春光(已逝) (黄花岗第24期)

荣誉奖

中国西藏问题研究专刊-黄花岗第24期
编者:本刊中国西藏问题研究专刊编辑小组

说明﹕本刊文雨阁、杨铮、丁毅、唐若冰……等编辑义工为该专刊做了难以想象的大量编辑、考证、校对和事务工作,致使该专刊水平很高,影响深远。

选自《黄花岗杂志》第30期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