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禁闻】铁幕下的凝练文笔 米勒获诺贝尔青睐

【新唐人2009年10月12日讯】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由德国女作家赫尔塔•米勒女士(Herta Mueller)获得,但她的名字,不仅华人文学界觉得陌生,甚至部分媒体都称米勒为“德国文学的圈外人”。不过中国流亡作家傅正明别具眼光,成功预测了米勒的获奖。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表示,米勒获奖的原因,是她以特别犀利的语言描述了在独裁统治时期的生活。评审团发言人恩隆德(Peter Englund)说,“她写作的方式非常有力量,她有着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传达力”。

诺贝尔文学奖的结果一出炉,许多华文媒体以“爆冷”形容,现居瑞典的中国流亡作家傅正明则以独到的角度,说明他看好米勒的原因。

傅正明:“他这次选出来,在瑞典是一片掌声,而且瑞典的批评家认为,米勒作品帮助他们了解和理解,在集权制度下,人的精神的发展”。

今年56岁的米勒出生于罗马尼亚,她的作品中大量描述罗马尼亚在独裁统治时期,人们受到压迫和逃亡的故事。

米勒的母亲曾被苏联劳改营劳伇5年﹔而她本人也因为拒绝向秘密警察报告其他知识份子的情况,屡遭骚扰和被开除工作。米勒在集权体制的压迫下,坚持写出底层民众的真实声音,也是令人感佩之处。

傅正明:“这次颁奖,我认为是有很大意义的,他弘扬了欧洲人文主义的传统。如果我们不去反抗这样的一种社会的黑暗,那么我们写诗歌就是野蛮的”。

米勒作品的发行人认为,这项殊荣是表彰她拒绝让共产政权统治下的残酷生活被遗忘,所做出的努力。

诺贝尔委员会在柏林围墙倒塌20年之际,把文学奖颁发给一个擅长描绘铁幕生活的作家,外界普遍认为是对东欧共产极权瓦解巨变的致敬。

新唐人记者 施萍 唐宇 陈香云 采访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