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09年10月18日讯】日本的一位老人,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在短短二十五年的时间里、共收藏了三千多件来自中国的藏品,为了向日本人介绍中华古老文明,开设了私人美术馆。那么,这位老人是怎样开始收集中国古董的呢?请看来自日本的节目—“中和堂中国美术馆”。
离东京成田机场不远的幽静山林间,坐落着一家堪称全日本最小的私人美术馆—-中和堂中国美术馆。称之为美术馆,其实是利用修建了100多年的旧民房改造修缮而成。一组旧时的民居、四周绿树环绕,美丽幽静的庭院摆脱了东京的喧嚣,安详宁静的环境松弛了现代人紧绷的神经,安静的心灵变得更容易体验历史的情感,更容易感受传统文化的馨香。这或许正是主人在此建馆的妙处吧。
这个美术馆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展示的作品都是中国藏品。这家美术馆的主人竹村先生,从二十多年前开始收集中国古董,至今共收集了三千多件。藏品有汉代原始瓷器,唐朝的陶俑、宋代名窑器、元朝景德镇窑的产品、以及明清的各类瓷器,真可谓林良满目。
小小的展馆门口赫然摆放着一只霁兰釉白龙大盘,听竹村先生介绍是明朝永乐年间的代表性作品。
这是明永乐年间大盘,直径102釐米,重量70公斤。这只只霁兰釉凸雕白龙大盘雄健硕美,五爪龙更是皇权的表现。如此巨大精美的霁兰大盘,可以代表永乐时期制瓷的最高水准,也是永乐陶瓷的代表性作品之一。烧制这种平底大盘看似简单,做起来却非常难,这么大的盘子烧造时不塌底,即使现在也很难做到。六百年前就有了这样的技术,真是不可思议。
竹村先生告诉我们说,这是明初洪武年间的釉里红大罐。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品种,因为用化学性质活跃的铜做发色剂,烧制时对窑温控制要求极高,烧成的难度极大。这个是当时大罐中最大的,保留下来的唯一完成度最好的一个。高度为120釐米,直径为70釐米,重量为100公斤。
竹村先生滔滔不绝的的介绍着他的藏品:唐代陶俑是明器,大多成组摆放在墓中,从陶俑的多寡大小和摆放形式就可以看出墓主的身份,陶俑还起到镇墓防盗的作用。介绍陈列的藏品时他说,这两个人物是真实存在的,其他人的形象都是用模具做出来的,所以脸都是一样的,其中还有中东人的形象,是到中国来打工的。这个颜色是涂上去的,这个是烧出来的。介绍佛像时他说,过去佛像是由佛像匠人雕刻的。为了让神上到佛像上去,匠人们是用手工一点一点的雕刻出来的。这个佛像是天宝四年雕刻的。佛像刚刚进入日本的时候,日本人把佛像下边的两只狮子叫做“高丽犬。由此看出,这些佛像不是从中国直接传来的,而是经由朝鲜传来的。
当看到珐琅彩瓷器时,竹村先生的兴致更浓。如所周知这类御制珐琅彩瓷器制作时颇有讲究,先要由《景德镇官厂》精选上好的素白瓷胎、再由宫中的画师执笔,以法郎彩绘制精美的图样,然后在紫禁城中的小窑二次烧造而成。因为在宫中烧制,瓷器的样式和图案往往由皇上钦点,画师和工匠在制作时也会精益求精、不得有半点差错,因此珐琅彩瓷器都是官窑瓷器中的极品,在宫外很少见得到。
小展厅里面的墙壁上,还挂着元四家之一黄公望的山水挂轴和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明代大写意之祖徐渭的三清图,明代仇英的青绿山水挂轴,明代文钲明的山水,侧面的展柜中摆放着八大山人的长卷。展品足以显示竹村先生高雅的品位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当记者问到中国的历代名瓷那个时代最高时,竹村先生毫不犹疑的回答是宋瓷,而北宋汝窑和北宋官窑,则代表了宋瓷的最高境界。
北宋时期的汝窑被称作是青瓷的顶峰,它的颜色是比喻成“雨过天青”的紫窑瓷器的颜色为原型,是北宋后期制作的官窑瓷器。
宋徽宗是历史上文化艺术修养及高的皇帝,不仅画画得好还写得一手漂亮的瘦金书,这位生性高雅又对青瓷酷爱的皇帝,先是“命汝州造青器”,而后又因不能满足其审美要求,在京城附近建立了官窑,直接为其烧制所喜爱的瓷器。北宋汝窑和北宋官窑烧造的瓷器,在这位徽宗皇帝的关怀和指导下,自然成为历代瓷中的极品!
在短短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在日本能够收集到三千多件中国文物,竹村先生开始收集文物的契机是什么呢?
二十五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被朋友邀请,去看了这种美术品。当初不知道这是什么,后来经过慢慢的学习,收集的东西越来越多……。
竹村先生最后感慨地说,这些文物收集的时候还算是容易,但是要把它保存下就很难了。他希望通过这些文物,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文化。那么,他想今后怎样保存这些文物呢?
其实,把这些东西归还给它产生的地方是最正确的,想把它还给中国,在中国把它珍重的保管起来,流传下去。但是,现实上很难做到。这是我今后要做的事情。或者是,归还不到中国的话,世界其他地方能够完好的保存下来,并且流传下去也可以。
现下,社会上针对竹村馆长所收集珍藏的这些中国藏品,或许会存在一些争议,但对馆长竹村先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赤诚之心令人们钦佩。出于对中国文化的酷爱,竹村馆长还为自己起了个中国名字—宋竹仙。但愿这个小小的美术馆能如其所愿—通过这些文物,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文化。也祝愿宋竹仙先生在这个环境优美宁静的桃源乡中成就他心中的中华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