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监察部举报网首日刷爆

【新唐人2009年10月31日讯】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和中国监察部开办的反贪腐举报网站,开站不久就被挤爆,难以进入。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举报太多所致。也评论认为,这只是中国官方接受民众举报的一个窗口,当局能不能及时有效处理举报的案件值得怀疑。

中纪委和监察部的这个举报网站首次开通于10月28号。该网站表示,开通举报网站是为了从网上搜集群众举报的案件。《广州日报》报道说,两天之后,该网站被发现在白天办公时间往往无法正常登陆,热线电话也一直是忙音。一些网民估计,有太多的人尝试登录,导致网站停摆。有网民试图进入一些省市的举报网站,往往多次都无法成功登录。

湖北访民薛先生表示,中国地方官员贪腐问题普遍,欺压百姓的事情太多,所以类似的举报网站肯定难以容纳。

“这是个很正常的事情。它事实存在是很普遍的。也许举报的并不多,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可能是万分之一,但是它的事实存在。它本身有一个这么大的量在这里,它之所以被刷爆,它可能是始料不及吧,也许它对自己估计过高吧?"

薛先生表示,他不会把自己的案件通过举报网站上传,因为他不相信中纪委的举报网站能够解决他的问题。

" 因为六十大庆它放出来一个信号嘛,就是把那个维护党的统治可能放在第一位了。它可能打算牺牲一批就是说一批中下层官员。肯定是一部分呐,很小的一部分,想起到一个杀鸡敬候的作用。再一个呢就是来收买老百姓的人心。你知道中国老百姓是比较容易满足的,这样一出台这个措施,大家很多老百姓就认为这是中央又搞什么动作了,中央有什么手腕了。其实,从上到下都是坏的,这起不了什么作用。"

广东律师唐荆陵分析说,中纪委和监察部开设举报网站算是一个新的反腐措施,虽然能够减少举报成本,却并不能保证会改善官方处理民众举报的果效。

" 我觉得这个帮助应该不大,大陆这边的网友,大家都上twitter,大家也都承认这个消息的,说好评的不是太多,因为这个意义不是太大。我也是这样看,就说网站嘛,只是一个形式,是当今环境下的一个形式。真正要想让举报变得有效,实际上只是说对举报采取的处理态度。他不单单是说收集信息,而是认真地对待这个信息,就说人家提供了一个腐败的线索。那么,它是不是真正的地查了?然后这个查的结果有没有及时反馈给公众?再一个就是被查处的当事人是不是及时地被处理?采取了恰当的处理措施?这个才是有意义的。你单单开个窗在那里收着,然后没下文了。这个实际上是中国这边很多投诉机制的一个通病。"

中纪委和监察部的这个举报网站在举报须知中,鼓励民众进行实名举报。但许多网民对此疑虑重重,甚至有网民对匿名举报都表示担心。一些网友说,电脑高手很容易查到举报人的信息,因此如何切实保护举报人不受打击报复才是关键。

虽然中纪委的举报网站承诺为举报人保密,但唐律师认为,在中国,通常匿名举报不会受到重视,而实名举报却很容易遭到官员的严厉打击报复,在这方面,网路举报和其他举报方式没有大的区别。

" 以前的象比如上访的,信访的渠道这些都是存在的,就是说经常有信访者或者举报者的信息,甚至是直接泄漏给被举报的当事人本身的都很多的。这个问题不是今天才有的。我想的话,它这个网站也不可能很好地解决这个举报者的隐私保护问题,这种事例太多了。有好多上访者就是尤其是来自政府部门的上访者,就因为它通过实名举报之后,就面临打压了,面临打压之后他又开始去上访。上访里面那些涉及到政府部门公务员或者官员上访的呢,他们也成为访民了,很多都是这种情况。"

薛先生则表示,中国现在的腐败问题严重不是因为没有举报的途径,而是官员在被举报之后,有关部门仅仅通过各级行政部门,甚至报告给被举报单位,而不是通过独立机构进行调查,这等于是要被举报官员或部门自己调查自己的问题,这种制度性缺陷不改变,只增加举报方式和渠道对遏制官员贪腐毫无作用。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