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千市民对拆迁条例征求意见稿提建议

【新唐人2010年2月19日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报道)北京市有超过7千名市民联名对《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内容和过程提供建议,并已提交给中国国务院。

中国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从1月29日起对《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征询社会意见。虽然制定此条例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过程,其中很多条款并没有事先得到社会各界的参与,但是仍然有社会各界对此深表关注。北京市目前有超过7千名市民联名对此提出建议,近日发送到国务院法制办。7414 名公民代表联系人是朱福祥。

市民代表表示,本次针对《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共有7414名被拆迁户签名。这7千多居民作为被拆迁户居民代表提出了6大建议,主要包括:迫切需要明确把农村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过程中的房屋拆迁纳入条例规范;公共利益的边界需要双重限定,除了国务院的条例限定以外,还需要地方人大确定具体的公共利益;危旧房改造征求意见程序要进一步明确,要公开征集意见,并及时公布每一条意见,防止暗箱操作和伪造民意;应当明确禁止政府委托拆迁,必须让拆迁公司退出政府征收行为;搬迁补助费没有必要;建议尽快制定不动产征收法。

本台日前曾报道北京朝阳区3日发生一起拆迁户自焚事件,在新的拆迁条例面向社会咨询期间,不断有拆迁户自焚、服毒自杀等引起外界关注。北京当局虽然打算修改城市拆迁条例,但强拆引发的悲剧仍不断。例如广州及北京市2月初分别发生自焚抗议事件,广州农民陈共妹自建房占用农田遭遇强拆,在抵抗拆迁时淋油自焚,面部被严重烧伤。《苹果日报》日前报道说,大陆民众以命抗争拒绝搬迁的主因,是因为当前的拆迁补偿条例,完全站在清拆方立场,成为政府或发展商强取豪夺的依据。去年底震惊海内外的四川成都居民唐福珍以命抗争,就是典型例子。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法制研究计划研究员王友金表示,中国的立法是一个倒置的过程,一般是先在小圈子把草案做好,然后公布到公众做“征求意见”后就会草草实施,缺少真正的社会辩论,因此往往落后于社会本身的需求发展,还会引发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冲突。加上执法过程中,党和官僚意志决定一切,所以很难达到社会公平,往往造成悲剧。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