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电:中地方政府举债累累 恐金融风暴

【新唐人2010年3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苏臻综合编译) 美国西北大学教授史宗瀚(Victor Shih)最近发表研究结果“中国的8,000个信贷危机”(China’s 8,000 Credit Risks)中表示,中共体制下的地方政府举债累累 ,本土金融风暴危机隐然形成。

《经济学人》11日报导,由于中共法令限制银行直接贷款给地方政府,为规避该项限制,地方政府设置了估计达8,000家的投资公司,以“企业贷款”的名目举债,累积了庞大的债务。

更可怕的是,史宗瀚估算,中共地方政府的未偿债务余额达11.4兆人民币(合计1.7兆美元),另外还有地方政府为刺激经济,筹资进行基础建设,银行目前已经承诺发放了12.7兆人民币贷款。

实际上,中共当局大力宣传的金额达4兆人民币的全国刺激方案,其中只有1兆人民币是由中央政府提供。所以,如果史先生的估算还算精准的话,中共地方政府的举债挥霍能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像。

因此,不良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史先生估算,中共地方政府旗下投资公司取得的贷款中,将有四分之一发生坏帐。由于地方政府已为这些债务做出担保,所以,坏帐造成的损失将会使得放款银行面临危险。很多贷款是以土地来抵押,如果被用来抵押的土地的价格下跌,或土地被用来担保多笔贷款,则至少有一些银行可能会倒闭。

麦格里证券(Macquarie Securities)中国研究部门主管库兹(Michael Kurtz)指出,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狡猾摆脱的债务可说是一场财务骗局,因为无论这些贷款的责任是在投资公司或贷款银行,在一个国营体制下,这些贷款最终都将由中共中央政府来承受。

尽管有史宗瀚教授的研究数据,外界对中共地方政府旗下的投资公司的运作方式,还是隐约不明。他们的部分资金显然来自于土地出售,而这可能牵扯到一些地方官员、开发商和承建商之间的贪污腐败交易。

地方政府债务将引发金融危机

《美联社》8日报导,中共中央银行一副行长星期一表示,如果中国地方政府为投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方案而设置的投资公司无力偿还巨额贷款,中国的银行业将面临金融危机。

苏宁﹝Su Ning,音译﹞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银行监管机构已经要求银行针对这些投资公司未偿还贷款进行审查。苏宁虽然拒绝透露债务金额等详细内容,但他明确指出,去年,这些投资公司的借款额度占银行总放款量非常高的比例。

苏说:“这可能有潜在的风险,因为有些投资公司虽可得到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援,可是很多地方政府本身就有财政收支平衡的问题,而一些投资公司则根本没有获利。”

中国的媒体报导,地方政府旗下投资公司已借款约6兆人民币﹝相当于8800万美元﹞。美国西北大学史宗瀚教授估计,自2004年至2009年底,地方政府借款总规模约12兆人民币(相当于1.6兆美元)。

虽然中国的银行业目前现金充裕,但是银行监管机构担心,去年太多的银行放款流向了不需要资金的工厂、房地产和其它投资,这将导致不良放款大幅增加。

事实上,北京宣布的4兆人民币刺激方案,资金来源主要来自银行。因为北京只提供1兆人民币,剩下的3兆人民币则要求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来提供,而他们都仰赖着银行贷款融资。

中国媒体上个月报导,银行被规定不得贷款给地方政府旗下的投资公司,并对一些不符合北京发展计划的地方政府方案予以拒绝。

中国隐藏性负债暴增, 2012年恐现金融危机

《彭博新闻》 (Bloomberg)报导,史宗瀚教授表示,隐藏性债务使中共政府债台高筑,估计政府负债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可能高达96%。

史教授著有《中国的派系与金融》(Factions and Finance in China)一书,他于3月1日接受电话访问时表示:“在最坏情况之下,中国可能会在2012年左右,爆发相当大规模的金融危机,而此将导致中国经济持续衰退至少2年以上。”

哈佛大学教授肯尼斯‧罗格夫(Kenneth Rogoff)2月23日曾表示,中共地方政府负债所堆砌出来的泡沫,恐在10年内引发区域性经济衰退。而避险基金经理人查诺斯﹝James Chanos﹞则表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比迪拜严重1000倍以上,他预测房地产投资过热将导致中国经济崩盘。

史宗瀚表示,如今两难的是,若大举整顿这些地方政府债务,所出现的的坏账将会导致“巨大的波浪效应”(gigantic wave),如既定的工程项无法完成等。另外,若地方政府未能停止过渡借贷,估计将会导致2012年的通胀急升至超过15%。无论发生哪一种情况,都会令人民对金融体系失去信心,最终令银行出事。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