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洋过海来学琴的姚珊珊

【新唐人2010年7月27日电】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Rosza Centre演出的《乡梦》音乐会给卡尔加里华人带来了一场纯音乐的故乡梦。演出者包括 “小明音乐有限公司”的创办人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吴小明和来自美国的音乐演奏家等。演奏观众最为熟悉的“梁祝”小提琴Э奏曲的是一个身穿白色晚礼服的年轻姑娘。一曲“梁祝”在她的手中缠绵悱­恻,高处缈缈,低处淙淙。这个年轻女孩子的“梁祝” 倾注了一种激情和专注,让人无法不感动。

一曲奏毕,观众们起立鼓掌致意,很多人的眼中都噙着泪花。

学琴的孩子

见到姚珊珊的时候,她正抱着一只绒毛玩具鸭子和另外一个学音乐的女孩在看电视。她们看起来和同龄的女孩没有什么不同。然而美丽到极致的音乐已赋予了她们特殊的光彩,也注定了她们付出了比平凡的孩子更艰辛的成长,她的童年全是在学琴中渡过的。

珊珊6岁学琴,9岁的时候离开安徽淮南到上海报考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并成为当年上百名的小考生中被录取的6个学生中的一个。16岁只身到美国报考科蒂斯音 乐学院(The Curtis Institute of Music) ,未通过最后考试。17岁接受皇家山音乐学院(Mount Royal College Conservatory)全额奖学金赴加拿大留学。在皇家山音乐学院毕业以后,成功的考取了并就读于美国科蒂斯音乐学院。

珊珊带着一种比同龄人更沉静的神态,但是说起父母对她学琴的支持和付出,我还是看见了她眼中有一些什么闪闪的,让我也红了眼睛。

珊珊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公职人员,为了陪珊珊在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学琴,珊珊妈妈长期请事假,全家的生活和珊珊学琴的费用全都依靠爸爸一个人的收入。珊珊说,在读音乐学院附小的那些年月里,爸爸都没有买过一件新衣裳,总是穿着他的工作制服。只有到了节假日,爸爸才会从安徽到上海来看她和妈妈,一家人才可以团聚。

也许是因为爸爸妈妈的辛苦让学琴的孩子特别懂事,珊珊在学校一直是好学生。到了读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时候,她作为三好学生,拿最高奖学金,即使是这样小小的收入,都让她的爸爸妈妈很高兴。12岁的时候,她参加音乐夏令营,去过加拿大和美国。所以,16岁的时候她只身到美国报考她心目中著名的音乐学府美国科蒂斯音乐学院,爸爸妈妈听说她要考试,只是问她需要多少钱,多少钱她们都会支持她。

到17岁的时候她终于离开家,飘扬过海的到了加拿大的卡尔加里开始了她一个人的独立音乐学习。

William van der sloot(皇家山音乐学院指导老师):珊珊你该走了,是时候去更高的音乐学府继续深造了。

吴小明(卡尔加里交响乐团小提琴演奏家):你现在完全是用西洋的方法演奏,用纯西洋技法演奏­“梁祝” 是行不通的。

两位良师

珊珊在皇家山音乐学院的两年学习,拿的是全额奖学金,得到的是两位专业老师的毫无保留的倾心指导。

学习的第一年,珊珊住在她的专业老师William van der Sloot家里。Mr. van Der Sloot 对她的要求非常严格,不光要求她完成学校的音乐课程,也要求她认真对待她文化课的学习。他知道,对于一个刚刚到加拿大的中国孩子来说,让她跟上加拿大学生的教学进程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他说,珊珊,你将来不是一个音乐工匠,而要作一个音乐家,那些文化课程必不可少。

到珊珊完成了在皇家山的两年的学习的时候,他也并没有因为她是一个出色的学生而挽留她。像一个寄予她很多希望的父辈,他让珊珊去更好的地方去学习,希望她受到更好的教育。

吴小明几乎算是珊珊的第二个专业老师,珊珊管吴小明夫妇叫干爹干妈。她说,因为他们,使她觉得在加拿大也有一个自己的家。学习的第二年,珊珊住到了生活习惯更为中国的吴小明夫妇家里。她们不但提供免费食宿。吴小明还花很多时间指导珊珊À­琴。比如“梁祝”这个曲子,就是吴小明手把手教出来的。他说,演奏­ “梁祝”不能单纯用西洋技法,因为梁祝里面有很多地方是模仿中国民族乐器的效果。琴­要使用的更轻柔一些,婉转。

他还给她讲解梁祝的故事,让她理解其中的民族音乐元素和音乐表情。那一晚,这个年轻女孩手中凄美而婉转的梁祝,正是在这个真正学贯中西的良师手中指导下完成的。

一把小提琴的故事

它身上没有标签,但是大家判断是18,19世纪的一把法国名家制造的好琴。有一把很暖的声音。现在这把琴在另外一个中国男孩手里,他现在在中国参加比赛。

珊珊从上海到加拿大来的时候带来的琴,因为适应不了这里的干燥气候,音质都变了。她一直发愁没有一把得心应手的好琴。

这个时候皇家山音乐学院的一个工作人员就和她的朋友提到了这样一个天才的音乐女孩。她的朋友突然想起,有一位退休的卡尔加里交响乐团的小提琴手一把闲置的好提 琴。几经­周折,他们找到那把琴的时候,琴盒上积满了厚厚的灰尘,但是那一把18,19世纪法国名家制造的小提琴和两把好­还保存良好。

最后琴的主人把这把琴借给姚珊珊任何时间的无偿使用。珊珊拿它取得过Morningside Music Bridge Concerto Competition第一名,Kiwanis National Music Festival 第二名等多项音乐比赛大奖。现在珊珊用的是科蒂斯音乐学院提供的小提琴,而那把古老的提琴又转给了另外一个需要琴的中国学生,现在这个学生正带着这把琴在中国参加音乐比赛。

如果说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这里,我们看见的是一把没有国界的小提琴。

珊珊说,她很喜欢那把琴,“每把琴的音质都不一样,它有一把暖暖的声音。”

珊珊在美国继续她在科蒂斯音乐学院的深造。从上海到加拿大,从加拿大到美国,对于珊珊来说,这也许仅仅是她艺术道路的一个开始。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