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8月10日讯】甘肃省南部舟曲县8号发生特大泥石流,据大陆官方统计,目前,遇难人数已经上升到127人,2000多人失踪,灾区电力、交通和通讯中断,五万多居民受灾。
舟曲县位于甘肃南部,全县总面积3010平方公里,总人口13.47万人,其中藏族4.4万人。舟曲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陇上桃花源”之称。
8号晚上的特大泥石流让这个“桃花源”遭受了灭顶之灾。
据报导,其中三眼村等三个村,遭泥石流正面卷袭,当时老百姓都在睡觉,基本没有人能够逃生。
这是天灾?还是人祸?
网友分析舟曲特大泥石流形成,主要有三大成因:一是修建水电站;二是开矿;三是砍伐森林。
舟曲的地质山体构造本来就十分松散,早在2005年,就有媒体揭露舟曲县水土流失严重,白龙江流域整治工作“刻不容缓”。
据透露,一位长期关注舟曲水土流失问题的兰州大学教授在最近几年就警告当局,白龙江因生态被破坏,已经造成泥石流的日趋频发。
在甘肃省发改委网站,白龙江流域治理幷不在2010年甘肃省48个续建和新开工重大建设项目名单中。
据香港《苹果日报》报导,现居北京的藏族学者维色指出,舟曲全县水电开发项目有49项。她说,舟曲县泥石流灾害表面上是暴雨引起,其实与当地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破坏密切相关,包括滥建水电站、开矿淘金、无度砍伐山林等。
水文、地质学家,四川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总工程师范晓在接受四川新闻网采访时表示,在中国现在大规模的城市扩展、公路、交通的建设、水电的开发,全国都是这样,甘肃只是一个缩影。
范晓指出,这种大规模的工程活动肯定会加剧地表的破坏,当然会加剧、增多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规模。
新唐人记者李静、李若琳综合报导。
本文网址: https://cn.ntdtv.com/gb/2010/08/10/a417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