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广州关停污染企业 环境整治仍堪忧

【新唐人2010年8月10日讯】第十六届亚运会将于11月在中国广州举办,为此,广州定下亚运期间“保空气质量”预案,一旦出现不利气象条件,将对污染企业实施临时停产或限产,但亚运过后,广州市民是否仍可享受到蓝天白云,则令人担忧。

最近,在广州市环保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环保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杨柳表示,近十年的监测数据显示,11、12月份的空气质量情况都没有完全达到“绿色亚运”的标准,在临时举措中,除了可能采取市民熟知的机动车限行外,最多或有200家工业企业也要面临限产、停产。

据中国国内媒体透露,此前列为环保、经贸部门“钉子户”的一些污染企业,目前已经在悄然启动限产、停产步骤。例如位于工业大道的人民化工厂,这家老牌企业大部分业务都已停产,还剩下部分的外包机械业务,不过到底停工停到什么程度,居民、工人各执一词,在附近住了40年的一位老街坊告诉媒体记者,工厂仍不时有开工,时间大多数在晚上和下雨天,并且将排气管埋入了地下。而紧邻工厂锅炉开食品店两年的店老板也告诉记者,有时下雨天会看到锅炉冒烟。

对于这次环境整治,部分网友担忧,亚运也就那么几天,市民们就算享受了几天好空气,看到几天蓝天白云,过了亚运后,也许又复归原状,甚至可能那些被临时停产、限产的污染厂将加大马力生产,要将损失挣回来,市民们反而会遭受空气污染的疯狂报复。

博客“牛日成”撰文指出,这样的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广州两个臭名昭著的玻璃厂——“澳联”和“南玻”,花了六七年时间也无法把大气污染问题治理好,市环保局长曾以乌纱帽做赌注也没解决。最后要动用到新任市委书记张广宁帮忙。牛日成认为,其实,治理污染企业也并不是多难,但政府当局没有真正重视,自然就很难治理好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曾直言,他在接诊过程中发现,50岁以上的广州人,哪怕没有肺部疾病,手术开出的肺都是黑黑的,“如果是红红嫩嫩的,那肯定不是广州人”。

据《新民周刊》去年的报导指出,广州的空气污染问题由来已久,人人闻之色变。不仅是广州,中国每年因城市大气污染而造成的呼吸系统门诊病例35万人,急诊病例680万人,大气污染造成的环境与健康损失占中国GDP的7%。

报导认为,除了机动车限行、关停污染企业等临时抱佛脚的环境整治策略以外,政府更应及时公布灰霾污染信息,尊重公众的知情权,不再让中国人的肺叶,成为年中无休的“吸尘器”。

新唐人记者成天天、王明宇综合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