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新技术 微藻产生质柴油

【新唐人2010年10月2日讯】(中央社记者韦枢台北2日电)全球都在发展“微藻产油”技术,以取代部分柴油用量,工研院不但成功培养微藻,更研发两种新式高效率系统,搭配厂商现有设备,1公克微藻可产生0.5克油泥,为新能源打开前途。

在经济部能源局支持下,工研院在台北国际发明暨技术交易展“能源科技馆”中将“微藻产油”技术亮相。工研院能源与环境研究所生质燃料室经理林昀辉表示,台湾推动生质柴油以回收食用油为主,目前台湾已全面在柴油中添加2%的生质柴油。

不过,台湾自产料源有限,如果要再进一步提高生质柴油的添加量,需要开发新的料源。林昀辉指出,微藻如同其他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生成油脂,产制生质柴油,台湾四面环海,气候温暖,微藻生产效率非常高,是生质燃料的明日之星。

林昀辉说,微藻在淡水和海水中都有,生长过程中,行光合作用时需要二氧化碳中的碳,生长营养素需要废水处理厂放流水中的微量氮、磷,所以最好是在工业区、科学园区、发电厂、石化园区相邻的海边,大幅利用温室效应元凶的二氧化碳和造成水质优氧化的元素。

他说,每公升海水约含1公克微藻,经过一周的培养程序,每公升海水可长出约5公克微藻,利用工研院研发的“高效率滤带采收系统”,不断滤掉海水,直到每公升海水含150克微藻时再从事生产。

微藻含油率最高可达藻体干重的50%以上,单位面积的产油量约为黄豆的25到200倍,比棕榈树高2到16倍;此时再利用工研院研发的“连续式藻油萃取系统”采收初步的油泥,再转化成生质柴油,剩下来的“藻渣”,富含蛋白质和多糖体,可用为动物饲料,降低玉米、黄豆等大宗物资用量,减少物价波动。

他强调,采收后的微藻含水率高达85%,“连续式藻油萃取系统”可以在不需干燥的情况下,连续打破细胞、萃取藻油,不同于传统制程需要干燥后才能取油,大量节省能源;还可利用国内生产生质柴油的工厂设备,不用大幅改装即可上线生产,亦节省成本。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