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10月6日讯】闻过则喜,顾名思义,就是别人批评自己错误时依旧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欣然、虚心的接受意见。这不仅体现着个人的修为与素养,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他在位时,命后稷按时播植百谷﹔挖沟开渠以利灌溉﹔疏通河道,治理洪水﹔公布五刑,除去四凶族。舜知人善任选用能人,如舜任命了许多官职:命禹作司空,主平水土﹔命弃作后稷,主管农业﹔命契作司徒,主管五教﹔命皋陶管理五刑等等。舜为首领时,把各项工作都做的很好,开创了上古时期政通人和的局面,所以舜成为中原最强大的盟主。舜帝造福于百姓,更具有闻过则喜的德行,。
孟子对他的弟子们谈到勇于接受批评的问题时,举出历史上三个善于接受别人意见的人,即孔子的弟子子路、禹和舜。孟子说:“子路,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他就很高兴。大禹听到有教益的话,就给人家敬礼。伟大的舜帝又更为了不得,总是与别人共同做善事。舍弃自己的缺点,学习人家的优点,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长处来行善。从他种地、做陶器、捕鱼一直到做帝王,没有哪个时候他不向别人学习。”
在唐太宗李世民执政其间,唐朝国力强盛,被称为贞观之治。这样一位贤明的圣君,他闻过则喜的品德至今令人不能忘怀。贞观十八年,太宗对群臣道:“ 现在我想听听自己有何过失,你们要畅所欲言,专谈我的缺点。”长孙无忌等大臣都说:“陛下以恩德教化,使天下太平,有何过失。”侍中刘洎却说:“陛下圣德确如长孙无忌所言,但近来有人上书,陛下觉得不称心,当面诘难,使上书者惭愧退下,这不是褒奖进言之路。”太宗听后,高兴地表示:“你说得对,我一定改正。”
历史给了我们很好的借鉴,闻过,就要敢于正视。闻过,就要虚怀雅量。听其言,纳其说,方能集他人智慧。常自醒,方能使自己日臻成熟。
本文网址: https://cn.ntdtv.com/gb/2010/10/06/a439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