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交工具见奇功 成就卡城新市长

【新唐人2010年10月20日讯】2010 年10月18日,加拿大卡尔加里举行了三年一次的市府大选。由于已连任三届的市长保康利(Dave Bronconnier)退任,市长宝座引发群雄逐鹿,选情之激烈超乎所有人想像。最终,38岁的皇家山大学(Mount Royal University)教授南施(Naheed Nenshi)后来居上,当选第36任卡城市长。

他的胜利几乎跌破了所有观察家的眼镜,这位出生于多伦多的印度裔教授在加拿大最保守的城市——卡尔加里,将不可能变为可能﹕他的胜利让他成为卡尔加里第一位少数族裔市长,他的胜利也让加拿大第一位穆斯林市长就此诞生。而他创立的以社交传媒为主要手段的竞选方式,以及竞选团队鲜艳的紫色标志,使人们将这段缔造历史的传奇称作“紫色革命” (Purple Revolution)。

在大选前一个月的民意调查中,南施的支持率只有8%,远低于三届市议员麦楷华(Ric McIver,43%)和资深女主播希金斯(Barb Higgins, 28%)。而在选前不到一周的决战前夕,南施的支持率已飙升至30.1%,麦楷华仍以33.3%占据首位,希金斯则降到第三(29.6 %),三足鼎立之态势已现。

10月18日选举日,长达数小时的计票过程中,先是希金斯一路领先,中途被麦楷华超越,而南施后来居首,扶摇直上,最终以140,263票(40%)拔得头筹。麦楷华得票112,386(32%),排第二,希金斯得票91,35(26%),排第三,其他候选人得票数则寥寥无几。

南施在当晚的胜选演说中向他的支持者们表示感谢,“今天,卡尔加里已成为一个与昨日大不相同的地方,一个更好的地方……这不是因为我,而是因为你们﹗”

的确,南施的胜利与他的支持者们密不可分,他们当中大部分为年轻人,是平常根本无心或懒于投票,被传统候选人忽视的一族。南施通过Facebook和 Twitter等社交传媒的娴熟应用,使他在网络上的追随者数以千计,极大地激起了年轻人的参与热情。他们积极投入选举,使本届市选的投票率达到 53.24%,相比于2007年的32.9%几乎翻番。南施因为此项竞选策略甚至被称为“卡尔加里的欧巴马”。

数年前,当Facebook、Twitter、 Youtube等崛起于网络时,人们可能不会想到,短短几年后,这些在年轻人中炙手可热的新兴社交传媒竟成为政治领域的制胜工具,竟然成就了加拿大首位穆斯林市长的诞生。

《国家邮报》专栏作家马丁(Don Martin)评价南施的胜利是“社交传媒对主流媒体的胜利,是初生牛犊对资深政客的胜利,是新新青年一代对年华老去的婴儿潮时代的胜利,是朝气蓬勃的罗兰紫对日落西山的暗淡灰的胜利。”

赢得选举的第二天,南施表示,希望自己出乎寻常的选举能够给加拿大人带来鼓舞,“我希望今天早晨当每个孩子醒来,他们的父母给他们看今天的报纸或打开电视的时候,每一个孩子,无论他们的背景,无论他们的种族,无论他们的家庭收入,都会说,哇,在加拿大,在卡尔加里,没有任何事不能做到﹗”

尽管选举刚刚落幕,南施已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他的市府规划,四项主要议题已列上日程﹕2011年政府预算和6千万财政赤字解决方案﹔兴建飞机场地下通道计划﹔东南轻轨的资金解决﹔市政府与市议会工作框架改革。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