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新兴黑色行业“删帖公司”

【新唐人2010年10月22日讯】 (新唐人记者谢淑芬综合报导)目前中国大陆网民已超过4亿,随着网络的发展,在中国出现了一种新的黑色行业“网络公关”,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手段,将客户要求的负面新闻、博文、帖子等删除。也称“删帖公司”。舆论认为,“删帖公司”的存在不仅不合法,对公众知情权、言论自由权更是一种侵害。

删负面网络信息费用昂贵

据《京华时报》报导,在网上一家名为“黑先锋”的“品牌维护”机构的工作人员乔峰报价,“天涯帖子每条2200元;其他网站的帖子每条均价1500元,删除百度快照另外加钱,每条至少300元。”,乔峰还表示,差不多的网站我们都能删,他们能够通过网站内部关系删除负面信息。

这家“黑先锋”“品牌维护”机构自称拥有众多领域的专家组,团队成员包括2名法律顾问,3名网络安全专家、8名话题策划专家、100名编辑和超过500名论坛灌水高手。
北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一位姓孙的工作人员透露:“没钱不好办事。”他表示,网站不是他们的,他们也要花钱去摆平关系。

还有网络公司称,删一条新闻凤凰网报价1万元,删新华网一条9000元,删网易一条6000元,删浙江在线一条4000元……删论坛需依据论坛的影响力、帖子的点击率、回帖率等情况具体考量,如在天涯这样的大型主流论坛,一个回复为50条的帖子,删除的价格就在4500元以上…删除百度快照另外加钱,每条至少300元等等。
通过用百度搜索“网络公关”,结果可以达到600万个。据中国国际公关协会发布的《2009中国公共关系行业网络公关业务调研报告》显示,目前大陆的网络公关整体市场规模已超过10亿元人民币。

网络公关侵害公众知情权

据浙江省工商局介绍,目前浙江省登记在册的“网络公关公司”经常以文化咨询公司、广告公司、网络公司等代理和中介机构面目出现。

浙江省工商局法规处副处长傅智超认为,目前网络公关公司经营的业务幷不都是合法的。
傅智超介绍:“‘网络公关’有两种方式,一是发没有依据的失实帖诽谤污蔑竞争对手;二是删除和自己相关的负面新闻消息,导致事实真相无法被公众知晓。无论哪种行为都属于超范围经营或者无照经营。除了追究企业和网络公关公司的责任外,涉及的网站和媒体也应该一幷被追究责任。”

杭州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傅立群说:“删帖其实是网络公关公司一种低级的危机公关。公共关系的基础是诚信互惠,靠欺骗受众的危机公关,最终会伤及自身。网络媒体上发布的信息能通过金钱交易来删除是很不正常的社会现象,这不仅不利于创造一个公平的网络环境,而且还会危及媒体的公信力。”

浙江省消保委投诉部主任韩志斌认为,网络作为重要的社会媒体和民意表达渠道,通过金钱交易删除网络投诉和所谓的“负面消息”,实际上对公众知情权、言论自由权也是一种侵害。

有网民在网上发文说,如果舆论能被钱埋没,真话能被钱删除,那不仅是网络社会公关管理的危机,也是对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的一种伤害。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