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业行贿普遍导致中国药价贵

【新唐人2010年10月26日讯】药品招标采购已成为普遍操作,药价却居高不下。安徽省一家地方药品批发企业总经理最近透露,一种药品从研发生产到病人手里,要经过六、七个环节,招标采购只是其中一个环节﹔而其中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公关费用,导致药品价格居高不下。

某药品生产企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记者透露,药品在研发之中,就开始花钱。首先从药监部门拿到生产批文进行生产,出厂后,到发改委、物价局定价。为了价格定得最高,都得花钱。

从今年6月底,卫生部发出第59号文《卫生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的通知》可以看出,医药行业贿赂贯穿了从药品获得批号、定价、投标、进入医保目录、集中采购、处方开具等各个环节。

据报导,医疗机构垄断了药品销售的80%,药品生产企业为了把药品挤进医院,必须找有许可证的医药公司代理,这样代理商有机会把价格擡高,也可以把质量可疑的药品卖出去,还可以偷逃税款。

为了挤进医院的用药目录,保证医生开药,也必须花大量的公关费。

病人的药品价格,分为政府定价和市场调节价。政府定价的甲类药由医保支付,市场调节价的乙类药由个人部分支付。在2009版医保目录中,由个人部分支付的药品占全部目录的75%以上。这也是“看病贵”的原因之一。

新唐人记者刘惠、刘翔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