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中国三年大饥荒的“代食品”

【新唐人2010年12月17日讯】在南美社会,玉米被称为“政治粮食”。在中国,曾经有过一段时期,能称上“政治粮食”的,不是玉米,而是红薯。不过,在1959年∼1961年三年大饥荒的日子里,被中共称为“代食品”的口粮中,红薯已经是美味珍馐了。

在这三年大饥荒期间,当时人们为了活下去,抓到什么就吃什么。中共官方为了掩盖真相,将这些乱七八遭的东西美其名说成是“代食品”。

在三年大饥荒时期,甘薯的茎和叶也被作为食品推广。《人民日报》称甘薯全身是宝。

当时的云南等省,对主要产于当地、产量大、平时只是作为猪饲料的芭蕉芋的充饥功能十分重视,《云南日报》还多次介绍,把甘薯称之为“地下粮食”和“人吃的好粮食”。

北京学者胡星斗的博文《纵论三年大饥荒大死亡》提到,当年历史上没吃过的东西中国人全吃了,比如乾红薯秧、玉米秆、麦秸,都碾碎,筛下面粉头的东西,取名“淀粉”,可以蒸成刺猬模样的团子,这是当时最好的食品。

《国家历史》杂志详细描绘了三年大饥荒时的四类代食品。

第一类为“农作物类代食品”,它包括各种农作物的秸秆、根、叶及壳类,以及薯类作物的叶、茎、根等;第二类为“野生代食品”,如榆树叶、树皮、橡子、芭蕉芋之类;第三类为小球藻、红萍等“浮游植物”;第四类指“合成类代食品”,如“人造肉精”、“人造肉”、叶蛋白等,这一类被称作“精细代食品”。主要供城市居民食用,一般农民根本见不到,也吃不起。

而且当时人们由于饥不择食,在对一些东西的性质不太了解的情况下,没有经过试验就食用,经常发生中毒现象。

据《国家历史》报导,1960年6月陕西洋县谢村公社有五个管区,先后发生食用枇杷籽导致18人中毒的现象;洛南县有个食堂1960年因食用蓖麻叶以致58人中毒;商洛专区从1960年12月在短短20天的时间里,连续发生六起“代食品”中毒的事故,共294人中毒。

中共官方声称,“代食品”对人们从精神上战胜饥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可是,这种精神作用还是让中国在那三年里饿死了几千万人。虽然中共官方一直在隐瞒这个资料,但海内外已经有多个学者证明,在这三年大饥荒期间,至少饿死了3千万到4千万人。

新唐人记者李静、薛莉综合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