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C的执著—记韩国茶具匠人

【新唐人2011年3月20日讯】社区广角镜(182)在韩国金海市,有位与众不同的陶艺家,烧制高级茶具。凭着对陶艺的热爱,尽管没什么利润可言,这位陶艺家仍然十年如一日坚持烧制高品质茶具。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一起去金海,见见这位耿直热心的韩国茶具匠人

如果升到1300℃,由于火力太强,可能会变形,或贴在一起。但我明知道,还是要多烧火。在韩国庆尚南道的金海市,我们见到了这位制作特别茶具的茶经陶艺厂厂长金学基先生。

本来烧制茶具时,温度达到280摄氏度就够了,但他却要在高达1300的火炉中烧制陶器。而且他制作陶器的原料费,也要比一般茶具多六倍。

茶经陶艺厂厂长金学基:“我做这个已经有十年了,但好像没赚到什么钱。”

这是因为,虽然他付出了成倍的费用、时间和诚意,但是做出来的茶具,却与市面上卖的一般茶具价格相同。

看到金学基有着这样的手艺,却这么做买卖,很多人在一旁着急。不过,他这样下功夫是有原因的。

茶经陶艺厂厂长金学基:“我原来的梦想,就是想让爱的茶人能品上可口的好茶。反正我是打算好了为好茶者而献身的,心里只想着,终有一天,好的茶具会得到认可。”

这是因为,对于到底什么样的茶具,才是能衬托出茶味的“好茶具”,在他心中有着明确的信念。

茶经陶艺厂厂长金学基:“第一,陶泥一定要完全熟透,而且颜色一定要好。再就是,要能烧出爱茶人所喜爱的茶心来。”

韩国人在饮茶时,喜欢选择有裂纹的茶具,茶水沿着裂缝渗入其间,留下茶渍。被称为茶心。这是一种岁月的标记。

刚刚精心烧制出的茶具浑身滚烫,在冷却的过程中,会产生细小裂纹,这时会伴有清脆的响声。

1980年,他从茶叶流通业开始起步,从此踏进了茶的世界。他与茶打交道已超过了二十年, 从中他切实的认识到,左右茶味的重要因素在于茶杯。他特别执著于1300度的原因在于,想要清除沏茶时从茶具中散发出的泥土味儿。

茶经陶艺厂厂长金学基:“茶味得好,但是陶器品质也得过硬。烧制时,如果仅用弱火融化釉料的话,因为陶坯烧不透,就会改变茶的味道。”

在从事流通行业的时候,金学基找到陶工,一一向他们说明怎样的茶杯才能提升茶味。但是,陶工们仅仅是制作陶器的人,都理解不了他说的话。

茶经陶艺厂厂长金学基:“我就想,这可不行啊,我得亲自去做这件事。于是我就接手了一家陶艺厂。”

金先生由此一个人走上了孤独的匠人之路,至今已有十多年了。

白土,高级釉料。1300度高温烧制出的茶具。采用制作白瓷艺术作品的标准。为了饮茶人烧制茶具。

今天,他仍然凭着对茶具的执著,为烧制出更好的作品而努力着。他的形象之所以突出,可能就是因为在当今的社会风气下,他那颗不计个人得失,只为他人着想的心吧。

他说:终有一天,好的茶具会得到认可。

望着他纯朴的样子,期待着我们的心也随之升到1300度的热点。

新唐人记者罗镜琳、姜汶庆韩国金海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