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揭中国环境恶化 面临三大严峻问题

【新唐人2011年4月4日讯】(新唐人记者马宁综合报导)4月1日,伍德罗威尔逊中心中国环境论坛在华盛顿召开名为《环境挑战与中国的绿色选择》的座谈会。会议主要讨论了中国面临的环境挑战。中国环保人士、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在座谈会上提出,中国面临最严峻的三大问题是环境污染,资源耗竭和生态恶化。

座谈会由中国环境论坛的主任吴岚博士(Jennifer Turner)主持,与会者60多人,分别来自美国环境保护局,美国农业局,世界资源研究所,华盛顿邮报,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大学等不同部门和机构。

作为座谈会主讲人的马军在会上表示:“中国面临多重环境挑战,环境污染,资源耗竭和生态恶化是其中最严峻的三大问题。

在三十分钟的主题演讲中,马军首先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了目前中国环境恶化的程度,太湖和滇池的今昔对比照片触目惊心。他说,目前中国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用水不安全,1/5的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源的水质不达标,全国受污染的耕地达1.5亿亩。

马军还指出,在中国一些地区,污水处理池本身已成为新的污染源。

马军是中国著名的环保人士,长期致力于中国水资源问题的调查研究和公众普及,著有《中国水危机》一书。2006 年5月,马军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年度"100 位影响世界的人物"。同年6月,马军创办非盈利环境机构(NGO)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IPE),到现在IPE已开发并运行中国水污染地图和中国空气污染地图两个资料库,并且成为一个监督在华跨国公司及国内企业环保实践的重要平台。

环境日益恶化 都市烟雾每年夺走40多万生命

《德国之音》评论指出,中国(共)多年来不惜一切代价发展经济,力图以此解决贫困问题,换取政局稳定,使中国共产党得以保持其权力。然而,问题的另一面却是,中国国内对环境的破坏日益恶劣。

据了解,中国的水资源不是受到污染就是濒临干涸,70%的河流已经受到污染,三分之一以上地区降酸雨,官方承认,过去50年来,已有1000多个湖泊干涸。

因为大气污染,在中国许多地区,蓝天已然成为稀罕物。据国际能源署报告,70%的中国城市属于全球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国都市烟雾平均每年夺走40万人以上的生命。

评论说,为获得利润和市场占有率,工厂和能源企业常常罔顾自然环境,将废物废水倾入河流,把废气排向天空。它们要么为了省钱,根本不管环境治理,要么使用过时的机器和设备,而听任环境遭到污染。

中国的石油化学行业几乎是所有快速增长行业的供应商,不断增长的需求使其应接不暇。哈尔滨事件的起因便是由于一家位元于松花江上游的化工厂爆炸,使有毒化学物进入河流,从而危及这个有着400万人口的大城市。

此外,自2010年12月底,已有200多名安徽省儿童被送医院接受血铅检查,据不完全统计,其中血铅超标儿童数量已达100多名。2010年相继发生的9起血铅事件。这些事件对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具有典型意义。

新加坡一名专门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指出,虽然中国(共)官方制定有与国际标准相符的相关规定,但问题在于,这些规定是否得到严格遵循和执行。面临巨大压力时,当事人就有可能试图绕开规定行事。

报导说,迄今为止仅考虑如何多多挣钱的人们现在开始为中国国内的生活质量担忧。在某些地区,相关忧虑已导致社会动荡,而这一点本来正是中国(共)政府希图借助经济增长加以避免的。

东部沿海省份浙江2005年曾发生上千村民抗议一家药厂破坏环境事件,抗议者表示,该厂造成的化学污染使当地农田几乎绝收。

“威权政治体制”下的空气质量

2011年2月23日,北京市中心大雾弥漫,道路拥堵。但中国(共)政府在奥运会期间成功的将空气质量提高了30%。在奥运会结束后一年,约60%的改善成果消失。

据《华尔街日报》报导,来自中美两国的经济学家对北京的空气质量为主题提出了一个研究报告。该报告是由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发布的。

作者们认为,奥运会期间空气品质的极大改善要归功于中国(共)的威权体制。他们说,拥有这种政府的国家在受到激励时,会做出巨大努力来解决问题。

那么为何北京空气质量改善成果消失得如此之快呢?他们认为,仍然还是因为中国的威权政治体制。他们说,空气品质改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政策和个人自律的动态相互作用,个人自律也就是一旦社会就更清洁的环境达成共识、民主制度所能实现的那种行为。

他们说,相反,北京的努力大部分来自政府推动,更为密集且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实施的;这也许是一个“眼光远不如民主政府长远”的威权政府的特色。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