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飙 亚洲6千万人恐陷赤贫

【新唐人2011年4月27日讯】(中央社马尼拉26日综合外电报导)全球粮食价格惊惊涨,越南米价就飙涨超过3成。亚洲开发银行(AsianDevelopment Bank)今天出炉的报告警告,亚洲地区恐怕将有6400万人陷入赤贫。

亚银首席经济专家李昌镛(Rhee Changyong)表示,亚洲已从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快步及强劲复苏,但粮价和油价竞相飙涨之下,将重创开发中的亚洲。

李昌镛发布声明表示:“若继续纵容粮食危机,亚洲降低贫穷的近期成果将严重受创。”

亚银说,小麦、玉米、糖、食用油、乳制品及肉类价格也呈现两位数成长,开发中亚洲国家的国内粮食通货膨胀率也在年初站上10%。

亚银警告,如果上涨速度持续,开发中亚洲将有6400万人陷入赤贫,且今年经济成长可能会下降多达1.5个百分点。

亚银并指出,身为主要出口国的越南也是稻米通货膨胀冲击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去年6月以来,越南国内稻米零售价格飙涨多达36.7%,印尼和斯里兰卡米价至少也都劲扬21%。

中国稻米价格上涨12.6%,接近开发中亚洲的平均值。

据亚银,去年6月来,吉尔吉斯小麦价格挺涨67%,涨势最为惊人,孟加拉也飙涨50%。

斯里兰卡、蒙古及塔吉克的小麦价格都大涨约1/3。

亚银表示,粮价上涨是因为全球农业生产减少。欧洲、美国及亚洲的农业带,都因极端气候及天灾,导致去年下半年产量开始减少。

报告警告,2007至2008粮食危机的肇因,现在也都一一浮上台面。

较富裕开发中大型国家粮食需求不断攀升,粮食竞争,可耕地缩减,及农产不断缩减,都有可能带来粮食危机。

报告警告,去年底亚洲因为洪水、台风及其他天灾作乱,以致产量减少,稻米价格可能还会不断攀涨。消费者也因此寻求较低廉却较无营养价值的替代粮食。

亚银表示,全亚洲地区的政府早已采取行动,缓和粮食通膨的冲击,像是降低粮税、压低价格并提供政府补贴。

但李昌镛表示,需要做得事情还有很多。他也敦促各国政府避免限制国内粮食出口,因为这只会让问题更加恶化。(译者:中央社林亭仪)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