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8月28日讯】8月16日,中共副总理李克强访香港,说要“多走走,多看看,多听听”,于是每走一地,方圆千步之内,顿变雷池,警冈处处,路障重重。他不爱看不爱听的,一律眼无所见,耳无所闻。
比如说,李克强下榻君悦酒店,早有小商人苦候店内,准备诉说投资大陆冤情。结果当然是冤情诉不成,李克强见不到,只吃了警察一顿老拳。同时,李克强访丽港城,有居民身穿“平反六四”T恤,才一出门,警察就如狼似虎,冲前把他拘捕 抬走;李克强访香港大学,学生李成康同样身穿“平反六四”上衣,门还未出,警察就如虎似狼,把他推倒地上,囚禁门后。于是,李克强可以一脸和气,临视港大百年校庆,居中而坐;又到安排;好的家庭、老人院视察民情,俯纳小孩子献画,垂听老人家唱歌。受访者也不忘奏一曲受访余韵:“李副总理丝毫没有架子,十分亲切,像个慈祥的叔叔!”
东汉名士崔瑗九岁时,有一天听到县令要来拜访他父亲崔骃,就在门上大书十六个字:“人虽干木,君非文侯(家父固然像魏国贤士段干木,先生却不是尊贤的魏文侯)。何为光光,入我里闾(这样威威风风来访,算是什么)?”县令见了,不以为忤,直入崔家,还邀崔瑗相见,听他议论。古时官吏,不与民为敌,出入自然不必卫士如云,把舆论舆情隔于千步之外(《殷芸小说》卷三)。
中共干部则不然。中国十二亿百姓,对他们来说,就是十二亿寇仇。否则李克强来港,保安之严,怎会五倍于俄国总统梅德韦杰夫,十倍于美国国务卿希拉莉。有这样森严的保安,李克强走遍全球,保证都不会遇上崔瑗。崔瑗生于新中国,一定不会忘记李克强任中共辽宁书记期间,阜新矿难杀二百五十多人,铁岭特钢厂钢水事件杀三十多人,抚顺矿难杀三十人等等。崔瑗得见李克强,一定会问:“辽宁书记,人命草菅。胡为光光,官拜总理?”
而最令人拍案的,是李克强离港后,香港传播界纷纷谴责曾荫权政府“保安过严,违背了李副总理‘多看看,多听听’的心愿”。这样,把一切归咎地方政府,既可收歌颂中共领袖之功,又可取遇事敢言之名,一举两得。大陆传播界几十年来都流行类似的论调。
总之,杜绝香港言论自由的保安措施,原来不是李克强主意。李克强原来是受了曾荫权政府蒙蔽。但请不要问“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治家国”。这样的问题,香港传播界敢言之余,恐怕不便回答。
原标题:古今对比 古时官吏不与民为敌 无需保安
文章来源:《苹果日报》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