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小学嗜钱 择校费逾百万

【新唐人2011年9月6日讯】(中央社台北6日电)据香港大公报报导,尽管大陆教育部严令中小学不得乱收费,但北京、广州等地中小学择校费不降反升,北京知名小学择校费最高达人民币25万元(约新台币112.5万元)。

报导说,中国大陆21世纪教育研究院近日发布报告指出,北京中小学每年因择校费而产生的收入在人民币15亿元左右,其中初中的收入在10亿元以上。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指出,1990年代中期以后,大陆的小学升初中从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免费、免试、就近”逐步倒退,演变为多元入学格局。

目前,北京各区、县小学升初中的入学管道有14、15种之多,除了电脑分发之外,其他都是“以权择校、以钱择校、以优择校”,且已制度化。

报导说,这种情况衍生出择校热,造成“明确的利益格局”、“权力寻租和利益交换”。

报导指出,北京市“小升初”的利益格局中,政府主管部门、重点学校、市场培训机构都参与其中,利益共享,近年北京“小升初”择校费用至少递增30%。

同时,“小升初”的巨大利益链,开始向幼儿园升小学延伸,一些重点小学成为家长追逐的目标。

报导引述北京一所培训学校副校长在微博(微网志)爆料指出,2011年“幼升小”北京市部分知名小学的最高择校费:景山小学人民币25万元、史家小学13万元、北京实验二小17万元、黄城根小学10万元、奋斗小学8万元、北大附小18万元、北师大附小16万元、中关村三小13万元、人大附小10万元。

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与新浪网联合进行的关于大陆35个城市“小升初”状况的网路民意调查中,88.6%的受访者认为本市“小升初”问题“严重、非常严重”,其中北京网民持这个看法的比例高达97.9%。

调查显示,家长在孩子“小升初”择校准备阶段的花费平均为4.4万元,北京更高达8.7万元。

报导指出,去年北京中关村一小的一年级招10个班,其中8个班是择校生,按每班36人、每人最低3万元计,仅此一项就可带来800多万元收入。

高额的择校费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2008年爆发的中关村三小案,时任校长王翠娟在法庭上证实,该校账外资金超过1亿元。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