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人物】大德文宣-说孔子(下)

【新唐人2011年9月10日讯】大德文宣-说孔子(下)



二、勤于教育

孔子的教育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自开始办学至齐国求仕之前,约七、八年时间。此阶段门徒不多,但办学有成效,在社会上已较有名声。孔子的学生中有比他只小六岁的颜路(颜回之父),还有只小他九岁的子路。子路几乎是终生陪伴着孔子。

◎第二阶段:

自三十七岁从齐国返回鲁国,到五十五岁周游列国之前,共计十八年。这十八年中,孔子有四年多时间做官从政,但并没有停止授徒。此阶段是孔子教育事业最发展阶段,教育经验丰富,教育水准高,名气更大,弟子更多。

除鲁国学生外,还有来自齐、楚、卫、晋、秦、陈、吴、宋等国的求学者,孔子的威望已树立。他一些著名的弟子,如颜回、子贡、冉求、仲弓等,大都在此时期进孔门。这些人中,一部分后来跟随他周游列国,一部分从政。

◎第三阶段:

自六十八岁周游列国结束回鲁国到去世,共五年时间。这时,虽然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但鲁哀公、季氏最终并未任用他。虽然他有大夫的身份,有时也发表一些政见,但没有人听从他的意见。

他把精力集中于办学及整理古代文献典籍,此时他的学生很多,并培养出子夏、子游、子张、曾参等才华出众的弟子。这些人后来大都从事教育事业,对儒家学派的形成、发展,及对孔子思想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

孔子带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使他们大开眼界,意志也受到磨练,这是非常特殊的教育活动。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相传有三千弟子,贤弟子七十二人,在德行方面 表现突出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在语言方面表现突出的有宰我、子贡;办理政事能力较强的有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

纵观孔子的一生,他对学生的影响,一部分通过言传,经由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艺,但更多且深刻的则是身教。他勤奋好学,对真理、理想、完美人格的追求,他正直、善良、谦虚、有礼,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激励着他的学生与后人。

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既是孔子的高尚师德,也是孔子提倡的教育原则。孔子爱教育、爱学生,诲人不倦,他能平等对待学生,做到教学相长,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

三、苦难中的高贵

据先秦著作《尸子》记载“孔子不饮盗泉之水”,大意是说,孔子路过名叫“盗泉”的泉水处,虽然口渴,却忍住不饮“盗泉”之水,这是孔子为保持自己节操,对“盗”的行为鄙视,他用自己的行为,言传身教做人的道理。

据史料记载,孔子迁居蔡国三年,吴国攻打陈国。楚国救援陈国,军队驻扎在城父。楚国听说孔子住在陈、蔡两国的边境上,便派人去聘请孔子,而孔子也答应了。

陈、蔡两国的大夫商议:“孔子是位有才德的贤人,他所指责讽刺的事都切中诸侯的弊病。现在楚国是大国,却来聘请孔子。如果孔子被楚国重用,那么我们两国掌权的大夫们就危险了。”于是,他们双方就派一些服劳役的人把孔子围困在野外。

被围困的孔子和弟子们无法行动,粮食断绝,弟子也饿病了。但孔子还不停地给大家讲学,诵诗、歌唱、弹琴。子路不高兴的说:“君子也有困窘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在困窘面前能坚持节操不动摇,而小人遇到困窘就会不加节制,什么过火的事情都做得出来。”

孔子知道弟子们心中不高兴,就叫来子路来问道:“《诗经》上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然而它却徘徊在旷野上。’难道是我坚持的大道有错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呢?

子路说:“大概是我们的德还不够吧?所以人家不信任我们;或是我们的智谋还不够吧?所以人家不放我们通行。”孔子说:“有这样的话吗?仲由啊!假使有仁德的人必定能使人信任,哪里还会有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呢?假使有智谋的人就能畅行无阻,哪里会有比干被剖心呢?”

子路退出,子贡进来见孔子。孔子用同样的话问子贡。子贡回答:“老师的学说博大精深,因此天下没有地方能容纳老师。老师何不稍微降低一些您的要求呢?”

孔子说:“好的农夫虽然善于耕种,但他却不一定有好的收获;好的工匠虽然手艺精巧,但他所做的却未必能使人们都称心如意;有修养的人能研修自己的学说,但不一定被世人所接受。现在,你不去研修自己的学说,反而想降格来迎合,你的志向实在不够广大。”

子贡出去之后,颜回进来见孔子。孔子又同样问他,颜回说:“老师的学说博大精深,因此天下没有地方能容纳老师。虽然如此,老师还是要推行自己的学说,不被天下接受又有什么关系呢?一个人不研修自己的学说,那才是自己的耻辱。至于用心研修的学说不被人所用,那是当权者的耻辱了。不被天下接纳又有什么关系呢?不被接受,这样才能显出君子的本色!”

孔子听了十分欣慰,笑着说:“真是这样啊!假使你有很多钱财,我愿意给你做管家。”

于是孔子派子贡到楚国去,楚昭王调动军队来迎接孔子,才消除了这场灾祸。

四、多次问礼于老子

据史书记载,孔子十七岁第一次向老子问礼,之后几十年时间,曾多次问礼于老子。

自公元前551年起,吴、楚之间战争不断,吴军打到了鹿邑附近,战火不断干扰罢官在家的老子。在弟子和家人的劝说下,老子来到沛地(今江苏沛县)避乱隐居。

此时老子已与周礼决裂,迈向探索新的治世方法,并进而探索宇宙本源,形成道法自然,以无为本,有无统一的天道观。而此时,在鲁国的孔子仍为苦苦探求天道不得而苦恼。当他听说老子隐居沛地,已领悟天道的消息后,便决定再一次探访老子。

老子见到孔子,便说︰“你来啦!我听说你已经成为北方的贤者,你也懂得天道了吗?”孔子回答︰“还没有懂得天道。”老子问︰“你是怎样寻求天道的呢?”

孔子说︰“我从制度名数来寻求而没有得到。”老子问︰“你又如何去寻求呢?”孔子说︰“我从阴阳的变化中来寻求,还没有得到。”

老子说︰“是的。阴阳之道目不可见、耳不可闻、言不可传,是一般智慧所不能把握的。因此所谓得道,只能是体道,如果试图像认识有形、有声之物一样去认识道,用耳朵去听,那是听不到的,用眼睛去看,是看不到的,用言语去表达,也没有恰当词语可以表达的,确实是不会得道的。

你说你寻求多年而不得,那是当然的。如果道是可以奉献,那么人们就不可能不把它奉献给君王;如果道是可以进贡,那么子女就不可能不把它进贡给父母;如果道可以告诉别人,人们就不可能不告诉兄弟;如果道可以给予他人,人们就不可能不给予子孙。

然而这些只是假设,是不可能实现的。原因就是道不可见、不可听、不可言、不可赠送。你努力寻求道,关键在于内心的觉悟,心中不自悟则不能保留住道。心中自悟到道,还需与外界环境相证。如果得不到印证,道就不会畅通无阻。所以,当有了内心的领悟但还不能被外人理解接受时,圣人便不以道告诉于人。

如果一个人仅仅从外界获得关于道的认识,但心中没有真正领悟时,圣人便不会教诲他。名,是天下公用的工具,但不是大道,不可以多取。你所宣讲的仁义也只是先王使用过的旅舍,也只供他们在人生旅途上居留一宿,而不是可以长久居住的。

大道是没有形迹的,一个人的形迹太昭著,不懂得和其光、同其尘的大道,一定会遭到很多责难。”

回到客栈,孔子一直琢磨老子所说的大道,但总是恍恍惚惚。整整三天,他一言不发。孔子的这种状态在《庄子.天运》中记载为︰“孔子见老聃归,三日不谈。”弟子们见其如此,就问︰“老师见到老子有什么规谏呢?”

孔子回答说︰“鸟,我知道它们善飞;鱼,我知道它们善游;兽,我知道它们善于奔跑。对善于奔跑的野兽,可以用网缚捉;对善游的鱼,可以用钩钓取;对善飞的鸟,可以用箭射获。至于龙,我不知道它是怎样上九天的。老子所讲的道,就像是龙,合起来成一体,散开来成云彩,乘驾云气而翱翔于阴阳之间。我听了这些道理,还觉得恍惚,怎么能去规谏老子呢?”

后记:

两千多年来,孔子的学说,规范了人应有的行为,让中国人深深受益,更维持了人类道德的普世价值。那么,我们今天用最简单的笔法还原孔子的人生经历,主要目的就是:点睛传统,人类历史上重大事情的出现,都是神慈悲地引领着我们,从万古的蒙昧与洪荒一步步的走到今天呀!

从这个角度来说,每每想起那些传统故事,对神就有更深的一份感恩与敬重!

文章来源:《大纪元》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