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双国庆 政治意涵不同

【新唐人2011年9月16日讯】(中央社记者孙天美吉隆坡特稿)马来西亚有两个国庆日,一是8月31日,另一是9月16日。后者在2009年以前并不被马国国阵政府和民众重视,直到中央政府于2010年首次把9月16日列为国定假日后,才广为民众所知。

今年不但是马国第一次在9月16日庆祝国庆,总理纳吉(Najib Tun Razak)还在昨晚电视演说中,宣布将取消一系列马国民众恨之入骨的违反人权恶法,可谓意义重大,更彰显执政当局极力拉拢沙捞越(Sarawak)和沙巴(Sabah)民心的心态。

马国于1957年8月31日,以不流血方式从英殖民地身份独立为一个国家,当时名为马来亚(Malaya)。马来亚由泰国以南12个州属组成(或称马来半岛),新加坡当时也是马来亚的州属之一。

稍后在马国国父东姑阿拉曼(Tunku Abdul Rahman)的积极运作下,与马来半岛相隔一个南中国海、同是英殖民地的沙捞越和沙巴,也于1963年9月16日正式加入马来亚,组成今天的马来西亚(Malaysia)。

时任新加坡总理的李光耀,后因政治意识型态与东姑阿拉曼发生歧见,新加坡于1965年8月9日退出马国,独立成为一个国家。

逾50年来马来半岛11个州属,都视8月31日为国庆日,并且热烈庆祝,对9月16日反而相当漠视;沙捞越和沙巴的民众则冷淡对待8月31日,热烈庆祝9月16日。

2010年国会在野党领袖安华(Anwar Ibrahim)挟着2008年3月8日成功瓦解执政党“国民阵线”国会三分之二的优势后,大动作拉拢沙捞越和沙巴国阵国会议员跳槽。

他并在媒体宣布马国将于同年9月16日变天,在野党将入主中央,虽然安华的目的最后并未达成,但成功唤起马来半岛民众和执政党对9月16日的注意。

马来半岛近年因网路科技的发达,尽管中央政府极力箝制平面和电子媒体的新闻自由,民众却得以透过手机简讯、微博和脸书,接触在野党无法在主流媒体发表的言论和看法,也促使民众对执政党的离心力日增。

反之沙捞越和沙巴却仍是国阵的大票仓,一般认为国阵政府为了稳住沙捞越和沙巴的民心,以便继续巩固在国会的执政权,因此才宣布9月16日自2010年起列为国庆日,并取名“马来西亚日”。

今年国阵政府又突如其来的宣布今年第54届国庆日改在9月16日举行,原因是8月31日国庆日适逢占马国6成以上人口穆斯林“开斋节”节的第二天。这是马国独立以来首次在非8月31日庆祝国庆。

国阵政府这一连串动作,也许就如同许多分析家和网友在听闻纳吉宣布取消一系列恶法之后,今天在网路媒体和脸书上所说的:“第13届大选的脚步就在转角处了。”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