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人士马军谈信息透明化

【新唐人2011年11月9日讯】中国民间环境保护组织“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的创办人马军,11月7日在纽约参加每年一度的“商业与人权”活动时表示,中国各地方政府对GDP的追求远远超过环保努力,环保诉讼也不能在法院充分听证,目前只能从信息逐步透明化做起。

在“商业活动与人权中心”举办的玛丽•罗宾逊系列演讲活动中,马军作为主讲嘉宾报告了中国民间环保机构的努力,并回答现场观众提问。

马军:“中国环境问题的障碍不是技术,不是缺资金,而是缺乏动力。”

马军1999年撰写了《中国水危机》(China’s Water Crisis)一书,2006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当年的的“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他的机构绘制了“中国的水污染地图”,标识出一万个工厂和污水处理厂的排放量数据。让人们看到,为什么河流从源头开始一路变黑。

马军使用的是中国政府公布的数据,他知道不准确。

马军:“所有的数据,其实都是有差距的。但是我想,如果他们承认,中国一半的水系污染严重,超过四分之一的大城市空气质量不够基本标准,一千二百万吨作物受到重金属污染,已经完全可以督促人们关注环保了。”

马军承认,每天好像在走钢丝,要不断找平衡。有一面巨大的墙在你面前,也许你会经常撞头,但是有的地方,按一按,有可能打开。

曾任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主席的玛丽•罗宾逊称赞中国环保人士的实干精神。活动主办方 “商业与人权中心”与民间团体积极配合,关注世界5000家公司的商业活动对人权的影响。

新唐人记者兰青纽约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