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望幼女读书 台湾助学圆梦

【新唐人2012年1月29日讯】认养孩童专题报导之4(中央社记者龙瑞云台北29日电)71岁苍发父亲已2周未见女儿,佝偻著身体望着小女和红珍返家,接着一群来自台湾的朋友相继进入家中,带来关心与祝福,让和老父流下感动的泪。

在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教育局专员带领下,到第二中学探访台湾至善基金会认养人吴昭美资助的2名女童,和红珍与和汝丽,并带她们返家,经过2个半小时车程,抵达九河乡高美村。

一名身材不高、苍发、佝偻的老人,历经风霜满脸皱纹,穿着缝缝补补的旧衣服,用纳西语表示欢迎。14岁的和红珍安静一会儿说,“这是我的爸爸,他已经71岁了”。

至善基金会执行长洪智杰说,“打扰了,我们来自台湾,丽江工作站助学专员进行资助孩童家庭访问时,发现您女儿在体育方面是强项,家庭生活情况不好,今天带着台湾资助人的爱心到此拜访,想要向您表达,红珍很优秀,未来会持续资助红珍完成学业”。

和父以前是筑路工人,文化大革命后回到家乡务农,和母已过世,父女俩相依为命,红珍常最担心父亲身体,从小就喜欢黏在爸爸身旁,每周打电话回家关心父亲,每2周返家见老父。

“已经2周没有见到娃娃(和红珍)了!”和老先生不自主流下眼泪说,他年事已高、体力不好,又有高血压及白内障,很多事情都做不好,对娃娃觉得很愧疚。

“娃娃每次回家时都会帮我洗衣服”,他边哭边比画着身上穿的衣服说,我穿的衣服都是娃娃洗的,她也会帮忙做家务,煮饭给我吃。

和父哽咽地说,“希望都在娃娃身上,只要再努力干活3、5年,让娃娃可以读到高中毕业”。

“让台湾爱像暖冬阳光,温暖每一位大山女童心灵,陪她们度过寒冬。”其实并不是所有接受台湾认养人资助的云南孩童,都能与和红珍及和汝丽一样,有机会和认养人见面。

认养人张昭美自2007年1月参与至善基金会越南助学计划至今,她也是八八风灾后,基金会为重建部落启动的原乡活泉计划认养人。此次前进云南大山,除拜访自己将资助的女童和汝丽与和红珍外,也了解当地生活条件与就学情况。

张昭美从台湾特别准备礼物送给和汝丽与和红珍,包括玩偶、毛茸茸的耳罩、护唇膏、毛袜,还有巧克力。同时,也准备几盒饼干送给红珍父亲,然而,宝贝女儿的和父说,“这个给娃娃带在路上吃。”

谈到兴趣,和红珍说,小时候常在村子里跑来跑去,特别喜欢运动;对于课业,她最喜欢上语文课;对于未来,她希望能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因为老师博学多闻,知识渊博,知道很多有趣的故事,当学生不了解时,老师会用演的、用说的让我们知道。”

但她认为,“历史比较难不喜欢历史课”,“因为在小学时期并没有接触过,也没有读很多书,上历史课时,时空交替,难以想像,最不懂的是三国时期的历史。”

古城区二中校长姚文华表示,目前只有3名学生接受台湾人的资助,其中和汝丽与和红珍将于3月获得奖助学金,他们非学校推荐,是丽江工作站助学专员在家访其他资助学生时发现的,了解2名女童家庭状况后提供助学帮助。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