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奥巴马家的沙发“笑果”很好

【新唐人2012年2月29日讯】网络拉近世界距离的范例是:一天,美国总统奥巴马被中国内地网友自带“板凳”强力“围观”了。事情要从2月20日说起。那天,中国网友突然发现,可以登录社交网络Google+。一打开,就看到奥巴马的G+页面推荐,还等什么,赶紧去占个沙发、坐上板凳、顺便跟“lz”打个招呼……之后,这个页面的评论就成功变成了“中文版”。(2月29日《人民网》)

网络拉近了世界距离,竟然一下子拉近了中国网民和美国总统的距离。中国网友到奥巴马“家”登堂入室,感觉怎么样?看来让人很喜感。因为中国网友仅仅是去奥巴马“家”抢沙发坐,想得周到一点的还自带板凳,再不济的就“抢站票”。还有人乘机做起了“生意”,“占位,广告位招租”,“前排兜售瓜子汽水”。更有“求互粉”、“求蹭饭”的。一下子把奥巴马“家”挤得水泄不通——奥巴马的任何一条博文,都被欢乐的中国网友占了“满屏”。

这番景像要是放到中国的封建时代,非得收录进《拍案惊奇》不可。总统就是皇帝,草民如此无礼,岂非乱了朝纲?但“奥兄看到这么多方块字本来也很激动,兴冲冲地去查意思才发现,全部是‘hello’的意思。”原来不是奥巴马想象中的“建言献策”,而是被中国网民“围观”了一次。

然而,中文留言“占领”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的Google+主页,还是引起了英美媒体关注和报导。在拆解(翻译)这些方块字的过程中,由于对中国网络文化不熟悉,让这些报导显得颇有“笑果”。

满屏的“沙发”、“板凳”、“前排”、“围观”、“盖楼”,让白宫的翻译团队“鸭梨山大”。据英国广播公司(BBC)25日报导,参加“占领”活动的中国网民绝大多数留言都是简体中文字,他们在谈论占领家具并自带零食和饮料(theytalked about occupying the furniture and bringing snacksand softdrinks)。还好,中国网民带零食和饮料占领家具,很象是“到此一游”的旅游观光,如果出现国内论坛上常见的“板砖”,会不会被白宫的翻译团队译成“推销建筑材料”?

虽然中国网民坐奥巴马家的沙发“笑果”很好,但在这种“喜感”背后,无疑暴露出中国的平民阶层和权力阶层间的沟壑,表现出对官民互动的大惊小怪,以及对围观名人的莫名兴致。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认为:只要领导都开微博,这些网民就不会再去Google+给奥巴马留言了。其实不然。中国的许多地方政府都设立了政府网站,也有官员的微博。区别在于其间的互动太没“喜感”。虽然白宫的翻译团队把“沙发”、“板凳”、“前排”、“围观”、“盖楼”译成占领家具并自带零食和饮料,但还是在认真探究对待的。而且“奥巴马竞选团队发言人BenLaBolt表示,只要不是威胁攻击的帖子,没有理由删除。”这就是奥巴马“家”门庭若市的原因。关于这一点,或许是许多政府网站和官员微博应该引起重视的。即使有网民自带零食和饮料来占领家具,也不能闭门拒绝,哪怕看到疑是“建筑材料”,也不必动辄请人家“喝咖啡”。

其次,从“中国网民把奥巴马的主页变成了中文论坛”来看,所谓的“名人效应”大多没有什么实质的东西,参与“围观”的大多是凑热闹的看客。因此,在网络环境中,以粉丝量来判断博主的实力是虚幻的。那些以满足观众“审丑”兴趣而搏出位的人物,都是眼球经济的产物。

如此,当白宫的翻译团队把中国网友的网路语言“言归正传”后,会不会恍然大悟——来自中国的“粉丝”不是特别“油菜”,可能是远涉重洋“hold”不住了,赶紧预备“沙发”、“板凳”,否则就可能挨“板砖”。

—— 转自《凯迪社区》 《猫眼看人》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