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来前景未明 港媒:18大名单夏天分晓

【新唐人2012年3月10日讯】(新唐人记者剑彤综合报导)中共人大会议的大热点,无疑是重庆、薄熙来王立军。即使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记者会上侃侃而谈,但其政治行情仍未能拨云见雾。虽然外界普遍认为薄熙来在“入常”的角逐中已经出局。但香港《明报》8日报导指出,中共18大人事名单真正定局要在今年暑假时。

港媒:18大人事名单须“摸底投票”

《明报》8日的报导引述京城消息表示,中共18大的人事名单虽已有腹案,但真正见分晓要待今年夏天的“摸底投票”,其票数的差距往往会影响最终的人事定案。

报导称,在北京流传的多个中共18大的九名常委名单中,最无争议的属习近平、李克强、李源潮和王岐山四人,中宣部长刘云山、副总理张德江两人争议也较小,而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及国务委员刘延东五人,是余下三席的有力竞争者,所以即使薄熙来出局,也难以完全摆平。

而中共17大之前,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和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就是在这种“小圈子”的“摸底投票”中选出来的。

台媒:9日记者会 连环安排中的一环

台湾《联合新闻网》报导指,薄熙来9日的出场,基本上是利用人大这个舞台,对王立军事件全面“消毒”的连环安排中。

薄熙来昨天大致回应了三方面问题,一是用“小抄”朗诵,即用官方标准答案回应王立军事件,同时为自己定下一个“失察”的责任定位;二是谈重庆“打黑”,坚称其正确,还要打下去;三是对自己的前程则低调少言。

报导认为,整起事件至今仍迷雾重重。从王立军卸任重庆市公安局长、官方的“休假式治疗”之,说到滞留成都美国领馆一天,其原因和过程,重庆方面都应给外界一个合理的解释。

除此之外,薄熙来为其家人家事大加辩解,“看上去像是个加插的节目,符合一向自我又强势的薄氏风格”。

重庆耐不住性子

《联合新闻网》的报导说,此前有舆论认为这一事件可能要延宕到人大政协会议后再作处理。而北京方面甚至传出预订在4月1日左右公布调查结果。但重庆方面却按耐不住,大会开场后,企图步步“消毒”,连环出手。

文章为读者梳理了一下近期重庆方面的动作:

重庆的发言人先称,要带王立军回重庆,是“绝无此事,纯属造谣”。接着重庆市长黄奇帆接受电视台访问,全面推翻外面相关报导,承认他去了成都,但没有70辆警车去成都包围领事馆之事。

其次,薄熙来和黄奇帆对于王立军在担任重庆副市长兼公安局长之后的工作有意见。黄奇帆称,王立军“当了一年多副市长还像个局长”,因而在今年调整了他的分工,这项调整也应得到薄熙来的首肯。

至此,关于王立军事件,一幅新的构图出现。“一个副市长患了神经病,跑到领事馆的结论浮现。但黄奇帆这段讲话,除四川立即反弹之外,还引起高层的不满,直接反应,是那段电视采访视频被要求撤下。”

王立军精神病说恐难兑现

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7日报导指,会间有传言,说中共最高领导人出席会议时,严词苛责王立军事件,指其“叛党叛国”。

《联合新闻网》报导认为,这令之前盛传王立军精神病说的结论,可能难以兑现。重庆团昨天的由开放变为部分获准采访,自有些学问,已经折射出王立军事件,还没有那么快就了结。“而重庆的事拖得久,对薄熙来的政治生命,就越有杀伤力。”

薄熙来王立军恩怨情仇

2007年薄熙来调往重庆担任市委书记,而后把他在辽宁省担任省长期间看中的王立军调到重庆,帮助他“整顿公安队伍”,做好“唱红打黑”。

2008年六月,王立军赴任重庆后掀起一场以“高压”和“铁腕”著称的打黑风暴。他的第一个打击对象就是长期在重庆公安系统任职、重庆司法局长文强。因卖命“打黑”,王立军还被升为重庆市副市长和补选为重庆市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2012年2月3日,重庆市宣布市政府领导班子改组,王立军不再分管的政法、国安和维稳系统,而是分管科教、文体和环保等非要害部门。

外界出现王立军与薄熙来分裂的诸多传言,指王立军为了薄熙来,在重庆“打黑”并清除“异己”,大难临头,原想找薄熙来帮忙,却被无情抛弃。

2月6日,王立军前往成都美领馆的消息如同一个炸弹炸开,最后,不得不由中共外交部发言人出面证实,王立军滞留成都美领馆一天。

相关视频:【禁闻】薄熙来被“泼脏水”?-评︰脏事多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