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前智囊阮铭谈敏感时刻缅怀胡耀邦

【新唐人2012年4月4日讯】(新唐人记者常春、刘璇采访报导)今年是中共前总书记胡耀邦去世23周年,中国官媒周二(4月3日)发出缅怀文章“胡耀邦墓前清明祭”。文章感怀,“斯人已去经年,墓前依然思重人稠”。中共18大即将召开,改革派和保守派也一直相争明争暗斗,再加上王薄事件引发中共史无前例的内讧,今年胡​​耀邦祭日,官媒发文时机愈发显得敏感,引人联想。

《中国新闻网》文章刊登了“胡耀邦墓前清明祭”这篇文章,文章描述,位于江西鄱阳湖畔的共青城富华山的胡耀邦墓,来此悼念者不绝于途。

文章称,多年来,胡耀邦墓园每年接待近30万社会各界人士前来瞻仰、凭吊。今年4月15日是胡耀邦逝世23周年,胡耀邦陵园先后接待过80多位中共党和国家领导人、200多位省部级官员。

据记载,共青城缘于建国初期98位青年来此垦荒。胡耀邦一生先后两次来此,三次为此题词。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在京逝世。治丧期间,中共中央批准胡耀邦夫人李昭的请求,将他的骨灰葬于此处。

在中共领导人中,胡耀邦是最主张改革的一位,包括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但也因此而受到党内的压力。 1987年被指责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不力,遭罢黜中共总书记职务。 1989年去世后,大批民众自发前往北京天安门广场悼念,随后演变成震惊全球的89民运。

最近,受其提拔的总理温家宝又不断强调政改,中国官媒发文时机难免引发联想。

胡耀邦前智囊阮铭接受《新唐人》采访时表示,在民间胡耀邦的口碑一直很好,只是官方不承认而已。

阮铭说:“民间对胡耀邦的声音还是有一定的空间。就是因为薄熙来垮了,这样的话语空间就更大一点。像温家宝这些人,特别是过去这些媒体或者是社会上都一直支持胡耀邦他们的,因为薄熙来的垮台,所以这方面的发言空间就增加一些了。”

对中共在现有体制内是否可以实现改革,阮铭指出,胡耀邦的改革是要靠在体制外才能成功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如果没有西单的民主墙、没有体制外的民主运动天安门怎么能平反,两个凡是怎么能去掉?所以说如果只有体制内没有体制外,胡耀邦的改革也不会成功。 ”

阮铭认为,真正的民主应该在体制外才能实现,“民主就是游行示威,有反对的自由,有言论自由。邓小平的四项基本原则就是体制内,体制内就是封闭的。搞民主没有体制外怎么搞民主呢?”

阮铭表示,中国要走民主的路,光靠体制内不可能成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不靠群众运动,光靠体制内就能改革的。

昨天(3日)在大陆网路微博上,也出现了许多纪念胡耀邦的贴文,并且列出许多胡耀邦的语录和过去的一些言行,对于曾经有一段时间大陆禁言胡耀邦而言,似乎已有极大改变。

海外网络作家夏小强认为,中共内部所谓的什么“右派”、“左派”、“自由派”、“保守派”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他们可以在权力争斗、内部倾轧中斗得你死我活,但在这一点上却取得了惊人的一致:大家都是一条船的。

他进一步指出,中共是在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中不断做着利益的分配和分赃,在相互之间不断的妥协和清算中艰难前行,同时又共同维护延缓着这艘坠向深渊的大船的下行速度,其目的就是在船翻前攫取更大的利益。温家宝等人也许真心想要着手弥补缺憾,但在体制内谈政改,只是死路一条。

相关视频新闻:【禁闻】传温家宝想解禁海外流亡学生回国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