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没钱了 中共倒查30年追缴税 民企哀嚎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6月18日讯】中国由于房地产市场持续萎缩以及经济复苏等问题,各地方政府传出财政困境,需要另辟资金来源。近期传出多家企业被要求补税的消息,地方政府要求企业补缴陈年欠税甚至“倒查30年”。评论认为,“倒查”对民营企业的冲击,可能导致大量企业倒闭。

中国大陆最近传出多家企业被要求补税的消息,甚至有“倒查30年”,多家上市公司公告“补税”事项,预计业绩将受影响。

大陆某税务局税务员李先生:“当然年限越长,你补的税肯定是要越多了,因为现在税收缺口特别大,那么你不延长那么长时间的话,短时间里补交的税款都不足以来弥补差额,都弥补不了税收任务上的差距,所以说必须得放长,第二个原因,是这个税务局知道他们这个企业的底细,是完全知道的,它就知道越往前查,可能会查到的收获会越大。”

中国老牌企业维维股份6月13日公告,原控股子公司湖北枝江酒业因没按规定的申报期限对1994年1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的消费税进行纳税申报,被相关部门要求补缴税款超过人民币8500万元。

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博汇股份)日前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将停止生产,因为公司收到当地税务部门补交5亿元税款的通知。6月14日,博汇股份股价大幅收跌近20%。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DAVY J.Wong):“归根究底会看出其实是财政开支过大,财政收入过少,也就是财政的赤字非常严重,尤其是地方方面的情况所导致的各种各样的奇怪行为,包括罚款增多,查税,还有各种各样的征收费用,各种各样新开的摊派,这其实也是代表了整个经济活动的低迷。”

据报导,除了维维股份,华林证券、博汇、藏格矿业和北大医药都曾发表过类似公告。舆论认为,再这么查下去,估计会有一批企业直接注销重启。

李先生:“这个压力就给它放到企业身上去了,那么企业还得不得不去接受,因为你没有办法,因为中国这个法律它本身解释权不在你那些人那里,执行都是税务局执行的,人家税务局怎么解释,你就得去接受什么解释。”

中国某税务局税务员李先生告诉记者,许多偷税漏税行为甚至是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进行的。

李先生:“税收征收这一方面,它这个腐败是存在多年的,企业因为税收负担非常重,它就会采取一些做法,比如跟税务专管员要搞好关系,要拉关系,这种拉关系手段包括各种请客送礼,因为这个经济形势不好了,这个土地财政它也成了过去式了,就是现在这个地方政府没钱了,没钱了它就要施压这个税务局怎么样向企业去收割,怎么去抓税。”

黄大卫:“对于企业的经营信心,尤其是对于中外合作,中外外资合作的时候,他们更加担心,因为中外企业他们一般来说,他们过去认为自己可能就是依法纳税,但现在这种情况,要是这种成为一个趋势或者是一个风气的话,对于整体来说,中国的企业都是一个相当负面的一个效果。对于一般老百姓,他们也担心一些所得税以及税项有没有补交的问题,所以应该说对经济行为,经济活动来说是一个相当负面的。”

网友质疑,是一直在偷税漏税,还是新增加的税?如果是一直在偷税漏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没有工作人员在中间受益?不能一补了之!如果是新增加的税种,就不应该补收。

黄大卫:“很多税法解释权是不归企业所有,它是以税务部门的法律,有关部门有管辖权的,对于一般企业来说,它是没办法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否完全符合这个税法,也不知道哪个地方可能出现问题。所以对于现在企业来说,他们觉得这种恐慌是非常厉害,而且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他们觉得随时担心会被追缴税收。”

李先生:“企业原本它是认为税收负担过重,它才想方设法避税的,企业其实承担了很多额外的压力,比如一些贪官,他会向那个企业去榨取什么好处,去这个敲诈勒索,这样的事都会有,它又不敢得罪,因为你得罪它,你这个企业也办不下去,如果在原有这个负担基础上,再把这个税修再补齐了,在这种情况下呢,它就生存就很艰难了。”

研究政经趋势20年的时政专家表示,这就是后土地财政时代的“常态”。各地财政没钱,但日子还得继续过,只能说土地财政一吃紧,各方面连带影响都出来了。

编辑/黄亿美 采访/易如 后制/钟元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