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书连载】辛灏年《谁是新中国》(45)

【新唐人2012年4月9日讯】 【《谁是新中国》题解】 谁是新中国?谁才是真正的新中国?是“中华民国”、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如果是前者,何以在辛亥之后,又会出现长期的内乱和内忧?虽然能够一再地战胜形形色色专制势力的反扑,统一了中国,捍卫了共和国统,赢得了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却又惨败在1945—1949的内战之中。嗣后,竟能够在台湾完成向民主的全面过渡,使孙中山先生民主建国的理想得以实现…… 如果是后者,为何又在“革命”的名义之下,全面复辟专制制度,虽然迄无外患,更无内忧,却造成“冤狱遍中华”这样一个史无前例的悲惨局面,为漫长的中国专制制度,补上了中世欧洲“教政合一”式极权专制统治的血腥一课。待到风雨飘摇之时,亦只好重演西太后的“改革开放”,然而,其成就虽不能与清政府相提并论,其命运却与清王朝一样而不能免,其腐败和腐烂,更为中国五千年历史所未有……

(接上期)

三 提出整理党务案 通过刻期北伐案以坚持民主革命方向

中山舰事件之后,苏俄与中共的退让,一是出于不得已 —— 因为蒋有军权和实力;二是准备伺机反击 —— 为了牵制和阻止蒋北伐。蒋介石因既知分裂国民党、篡夺国民党党权和诱变中国国民革命,乃是苏俄与中共的一心所想,所以,为了保护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国民革命,并为了顾全国民革命的大局,乃提议召开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从“改善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间关系,纠正两党党员妨碍两党合作之行动及言论,保障中国国民党党纲党章的统一权威,确立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地位及其意义出发”,提出了“整理党务案”:【注三十六】
  
一、凡他党党员加入本党者,各该党应训令其党员,明了国民党之基础为总理之三民主义。对于总理及三民主义,不得加以批评和怀疑。二、凡他党党员加入本党者,各该党应将其加入本党党员之名单,交本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保存。三、凡他党党员加入本党者,在高级党部(中央党部、省党部、特别市党部)任执行委员时,其数额不得超过各该党部执行委员总额之三分之一。四、凡他党党员之加入本党者,不得充任本党中央机关之部长。五、凡属于国民党党籍者,不得在党部许可以外,有任何以国民党名义召集之会议。六、凡属于国民党党籍者,非得有最高党部之许可,不得另有政治关系之组织及行动。七、对于加入本党之他党党员,各该党所发之一切训令,应该先交联席会议通过,如有特别紧急事故,不及提交通过时,应该将此项训令,请求联席会议通过。八、本党党员未受准予脱离党籍以前不得加入其他党籍。如既脱离本党党籍而加入他党者,不得再加入本党。九、党员违反以上各项时,应即取消其党籍,或以所犯之程度,加以惩处。【注三十七】
  
同时,为解决两党与两党党员纠纷,国民党又于五月十七日提出并通过了“联席会议组织大纲案”八条。【注三十八】
  
苏俄顾问鲍罗廷鉴于中山舰事件之后的国共两党态势,对国民党二中全会通过的“整理党务案”,事前事后均未表示反对态度。陈独秀则以中共中央名义写信给国民党中央,表示“整理党务案是贵党内部问题,无论如何决定,他党都无权赞否”。【注三十九】并于“告全党(共产党)同志书”中,称“国民党中央决议共产党分子退出国民党最高党部,禁止共产党员(指加入了国民党的共产党员)批评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共产党及青年团须将参加国民党的党员、团员名单缴存国民党,我们都接受了”。实际上“加入国民党之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的名单,中共始终拒绝交出”。【注四十】
  
中共党员毛泽东、林祖涵、谭平山,根据国民党“整理党务案”,被迫于一九二六年五月二十五日辞去所任各部部长职务。
  
国民党于会后新设立了中央执行委员会和军人部。蒋介石推荐张人杰(静江)代自己为中执委主席,推荐陈果夫代他任组织部长,改邵元冲为青年部长,蒋自任军人部长。中执委下设党务会议和政治会议,由张人杰和谭延闿分任主席。国民政府主席一职由谭代理(原由汪精卫担任)。七月六日,蒋被推选为国民党中常委主席。
  
“整理党务案”提出后,据一九八九年前中国大陆史家称:“原来,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和各级地方党部之中,共产党员占很大比重,如中央组织部,最多时,在二十九名部员中,就有二十六名共产党员。在二届二中全会以后,对各级党部进行了新的整理与改组,到一九二七年一月,共产党员在各级党部中,最多不过占三分之一。”【注四十一】
  
蒋介石提出并获通过的“整理党务案”,其巨大意义在于:首先是夺回了国民党自身的最高权力,和“一大”以来为共产党所迅速窃夺的组织部权力,以及部分地方党部的权力,使国民党重新获得了自己的大部分党权,从而保证了领导国民革命的决策权,特别是决定北伐的权力。虽然苏俄与中共为逞其私欲,仍然坚持反对北伐,却已不再能改变国民党志在领导与推进中国国民革命、特别是发动和领导北伐的决心。
  
六月四日,中国国民党在苏俄与中共的一片反对声中,召开中央临时全体会议,通过了“刻期北伐案”。七月一日,蒋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名义,颁发“北伐部队动员令”,宣布战斗序列和集中湖南计划。七月四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中国国民党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根源,在帝国主义之侵略,及其工具军阀之暴虐……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为巩固国民革命之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七月九日,北伐军正式出师。
  
应该说,自一九一三年二次革命以来,孙中山先生志在北伐的历史愿望,终于在蒋介石和中国国民党人的推动和决策下,以自己训练出来的革命军队作主干,开始付诸实行了。历史的事实是,自中山舰事件至七·九北伐出师,短短的三个余月间,如果没有蒋介石和一批真正的国民党人,为保护国民党的党权,为坚持国民革命方向,为决心发动北伐,而反击了苏俄和中共的僭权和篡权,则孙中山先生的历史遗愿和全国民众所一心向往的北伐,非但不可能于短短的十个月之间,就能够解放南半个中国,而且不知要拖到何年何月,更不知会改变成什么样的性质。这无疑是蒋介石保卫、领导和推进中国国民革命的又一巨大历史功绩。

注 释

【注三十六】 一九二六年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通过的《整理党务第一决议案》。

【注三十七】 《革命文献》第九辑第九四至九五页。

【注三十八】 杨树标:《蒋介石传》。

【注三十九】 中共机关刊物《向导》第一五七期。

【注四十】 陈立夫:《成败之监》第六四页。

【注四十一】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第三十至三一页。

(待续)

文章来源:黄花岗网站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