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网路严禁“薄熙来”互联网巨头打击“谣言”

【新唐人2012年4月13日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采访报道)重庆“事变”后,当局严防网路讨论,多个薄熙来相关词语被屏蔽,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声称将配合当局打击“谣言”。

被称作西南王的重庆前市委书记薄熙来,周二晚间已被北京正式宣布免职,意味着像独立王国的重庆模式已正式收场。

大陆几乎所有报章周三皆全文刊发了官方《新华社》两篇关于薄熙来被免职稿件,以及《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重庆晨报》还报道了市长黄奇帆主持的市政府常务会议。

有学者认为此次促使当局高调处理是因为网路的推动力,虽官方高调的对外宣布了处理方式,但细节方面民众依旧无从得知,不少民众在网路间转发消息及讨论事件,但是遭到官方以造谣、传谣的罪名加以打击,或者封杀一系列关键词,禁止搜索。

《新华社》周三报导,新浪、百度、腾讯三家网站负责人近日分别表示,坚决支持和配合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打击查处网路谣言的行动,响应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出的抵制网路谣言倡议,加强网站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抵制网路谣言的传播。

新浪网负责人说,营造健康有序的内容环境、避免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是每一个互联网平台服务商所应承担的基本责任,微博绝不能成为谣言产生和传播的温床。

本台记者周四就此致电新浪查询:《新华社》说,新浪现在要积极配合抵制网路谣言,我想问一下所谓的网路谣言是什么意思?

接听人员:最近微博上有出现一些谣言,我们这边也还没有收到具体的通知。
记者:我搜索“薄熙来”为什么没有结果。
接听人员:我这边帮你看了一下,这边显示相关法律法规所以没有出现,也许是这个账号出现了异常。

北京当局周三凌晨开始再度全面封锁与薄熙来相关的词语。早在3月15日,宣布免去薄熙来重庆市委书记职务时,关于薄的搜索词都被封锁,直到4月3日才解禁。但自从薄被撤去政治局委员后,薄熙来再度成为敏感词。本台记者星期四尝试用薄熙来、薄、熙来、薄熙、谷开来、开来、谷开、等等的一系列与其姓名相关的的关键字都遭到屏蔽,连“西红柿”一词也被根据相关法律而无法显示,记者再以BXL(薄熙来英文缩写)及WLJ(王立军英文缩写)查询,也都因遭屏蔽而无法出现搜索结果。

被外界称作“网路公敌”的司马南也在其认证的新浪微博上表示:微博被绑缚的紧紧的,轻易发不上去,夜半开始无法评论,发声如此艰难,我感到窒息 。

网民郭宝锋向本台表示:昨天晚上发了条关于薄熙来的消息,但是我发现没人转,后来发现别人看不到就我能看的到。维权律师刘晓原在推特表示“各大媒体和网站大说特说,为何又禁止网民在微博中议论?只准一种声音,这是很不正常的。”

今年2月王立军事件开始之初,当局就曾开展过打击谣言的活动,期间被整顿关停的左派网站乌有之乡因支持薄熙来受到了牵连。有民众称,这场官方高层的政治博弈是一场“神仙战”外人虽无法直接参与,但民众通过网路行使权利,才让当局倍感压力。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