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4月15日讯】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中国经历了一九八九年以后最扑朔迷离的政治局势。不仅局外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那些局内博弈者也只知道自己的战略决策和行动。正因为这样,我们可以说,大戏的帷幕刚刚拉开。每个角儿都按照自己理解的剧本唱念做打,而且不断根据别的角儿的表演更改自己下一场台词儿。不过,我们仍然可以对已有的信息进行一些政治分析,对局势演进的动力机制和结局,尝试作些合乎情理的推断。
二线核心介入促成薄下台僵局
我们现在知道的是:王立军在二月六日走进美国驻成都领馆,然后在二月八日被北京安全部门的人接走;薄熙来在挣扎了一个多月后,就在两会结束即将返渝之前,被中央突然解除重庆的职务,更于四月十日,再被公布免除中央政治局委员一切职务。从这些信息出发,我们能对政治博弈的动力机制和演进前景做什么判断呢?
关于事件幕后的动力机制,如果我们可以作如下判断不会有什么问题:
第一,王立军与薄熙来由政治共生死的铁哥们突然反目成仇。王立军认为薄熙来要致他于死地,因此王立军走进美国领馆。
第二,王立军与薄熙来的决裂如此反常、彻底和突然,不大可能是纯粹在他们之间发生的事件导致的结果,而是外来力量有计划地操作的结果。这个操作的近期目标是堵死薄熙来崛起进十八大常委的路,进而削弱他在引领中国唱红打黑的大潮中形成主导全国局势的地位。
第三,然而,王立军走进领馆的出位行动,打乱了这个操作力量原来的计划。虽然这个事件提供了彻底断绝薄熙来官运的机会,这比原定计划出乎意料地好很多。但因此导致的各种政治变局的可能空间,却引发现存执政核心各派间围绕怎样定性和处理薄熙来问题上的激烈冲突。这是高层在薄熙来有问题这个论断上存在高度共识,却在定性和处理上久拖不决的主要原因。
第四,最后的免职决定也是突然做出的。这样看来,不是薄熙来的举措激化了矛盾,迫使现核心要员摊牌做出决定;而是二线核心要员突然表态,促成一线核心要员下决心果断行动。否则,一线核心无法在没有共识的情况下如此行动。
第五,这种仓促做出的决策和实施的行动,肯定会激化原来反对者的不满和反弹,也很容易被挑出程序性问题。这些都为局势进一步演变提供巨大的可能空间及刺激因素。
第六,这种随着各方博弈策略不同而导致的前景不确定性,不仅会刺激反对者加速整合和反扑,而且会使得一线二线间原有的矛盾浮现,撕裂脆弱的同盟。
因此,大戏刚拉开帷幕,正剧即将开始。
大戏拉开帷幕,正剧即将开始
正是这些幕后主角先后登台,拉开了一出政治大剧;但因为各自有个秘密剧本并且根据其他角色的演出不断改写,这出大戏剧情曲折多变,前景扑朔迷离。这些主角之间的博弈互动决定事态最后的结局。由于我们不知道主角之间的战略结盟关系,我们无法对大剧结尾或演进机制做准确的评估。不过,这些对博弈者具体信息的缺失,只影响近期的事态变化的评估。而这些近期的结果纯粹是宫廷权争,虽然因卷入野心、阴谋和恶斗而惊心动魄,但不过是共产党的家务事。从超越共产党权力斗争的概念看薄熙来事件可以有两个角度:一是对中国发展模式的影响,二是决定中国政治演变的博弈。
有人认为,薄熙来的覆没给了左派毁灭性打击。这是低估了今天中国问题的复杂性。邓小平暴力维稳正在将国家引向毁灭性冲突,只要执政者还坚持这个思路,腐败暴政和社会不公就会日益严重,而左右之争就不会消失。左派不仅还依然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发展思路不断出现在中国发展政坛。
现代政治分析已经跳出简单地应用科学方法讨论宏观条件与政体选择的定量关系的格式,而是应用博弈论解读政治演变的动力机制:博弈的参与者是如何理解目标、条件、手段并在与对手互动中行动的,以及这种行动和相互间互动如何决定政局的发展。从博弈角度看,薄熙来事件的真正意义是中国政治博弈正在急剧变化。一位当代艺术策展人的话直观地指出这个变化:维稳时代的政治是很枯燥局限的,主角儿只是一些政治外行,现在真正的政治要开始了。
决定中国命运的政治博弈
薄熙来的崛起以及维稳核心对薄熙来的清洗是一个决定中国命运的政治博弈的预演,我们可以做如下估计:
第一,薄熙来事件不仅将公众特别是八五后青年人的关注点再次聚焦到政治领域,而且明确地告诉改变国家和个人命运的人:一个政治作为的时代正在到来。
第二,这是破局的政治博弈,彻底打破邓小平维稳对正常政治博弈所加的限制。人们曾设想非政治化的博弈决定渐进政治变化,其间的政治行动策略只是专业运作。薄熙来事件预示着狂飙政治时代的到来。
第三,这是真正的政治博弈。博弈参与者不仅像过去的政治家一样必须有抱负、魄力、意志、谋略和个人魅力,而且还要有现代知识和协调运用各专业领域的活动全方位出击的能力。这样的领袖才能赢得博弈的胜利。
第四,与以往传统博弈不同,即将到来的博弈胜负决定因素中,境外力量和网络将扮演重要作用。
第五,这个博弈将启动中国政治转型,其到来会以民众街头抗争开始,以因应公众要求、改变最高执政权力的政变而完成。
(作者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
文章来源:《动向》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