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指薄熙来案“多国合拍巨片” 震撼世界

【新唐人2012年4月16日讯】从王立军2月6日悄无声息进入美领馆算起,薄熙来的经典“红色阴谋” 悬疑大片经历了两个月的序曲铺垫,剧情正陆续展开,该案情色、金钱与谋朝篡位的政治因素交织在一起,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而在紧急传达中共中央决定之前半个月,英国外交部突然要求中方查明去年十一月暴毙英人海伍德死因,因此有猜测指是美国向英方通报了王立军提供的秘料。日前,有港媒为此片定调,称薄熙来案是“多国合拍的钜献”,而法国媒体则慨叹,薄案的影响是深远的。

港媒:薄熙来案由多国合拍

2012年4月16日香港《苹果日报》发文称:薄熙来的“红色经典大片”是多国合拍的钜献。

文章表示,英国商人去年十一月暴毙,那时无论是海伍德的家属还是英国政府都没有对海伍德的突然死亡提出任何怀疑,却在王立军叛逃未遂发生后,英国外交部开始出面与中方交涉,要求查明英人海伍德死因。

为什么英国政府到这时候才想起海伍德死得蹊跷了?

文章认为,这显然不是凑巧,应该是美国向英方通报了王立军提供的秘料。

文章说:“不管美国领事馆和王立军达成什么协议,终归人命关天,美国有责任向友邦通报。而英国提出交涉,更是文明政府对公民生命应负的责任。事已至此,薄公案剧情发展由不得中方独家编撰了。”

文章表示,虽然作为中共高官的薄熙来及其家人涉入这样的丑闻“实在骇人听闻”,“令党国蒙污”,但英美两国这次确实“雪中送炭”,给正在左右为难的中共政府提供了一件拿下薄熙来的“最趁手的武器”。而中共当局刚一公布复查海伍德死亡案,英方马上表示欢迎,并称查出海伍德死亡真相是重要的。因此,文章认为,这次中、美、英三国表现出从未有过的“融洽”和“合作无间”。

而至于 “那帮收了重庆红色聘金的写手和毛左派的遗老遗少,自然更认定倒薄是国际阴谋。不过他们拥戴的无产阶级专政其实还健全得很,即时剥夺了这帮人的话语权。”

文章顺势嘲笑了一下毛左派的代表们,其中包括那个诅咒免去薄熙来重庆市委书记职务是搞“反革命政变”的孔庆东、拥薄名人司马南,曾在微博宣称要为薄熙来免费辩护的中国政法大学的吴法天,及毛左网站“乌有之乡”的领军人物张宏良等。

张宏良评薄谷开来杀人案说:“义和团的罪名就是杀盎格鲁撒克逊人,现在又是这个罪名,历史又回到原地”,文章表示,这个说法是文盲的说法,因为义和团不是起于杀英国人,而是杀德国驻华公使而后杀日本使馆的二秘。

近期网上消息盛传薄熙来花钱暗中雇佣海内外写手去唱衰胡、温、习,并唱红“重庆模式”。文章说,这些“花名册”将“被大内锦衣卫逐一起底”,所以,估计他们这些人今后“大抵要享受艾未未、陈光诚、赵连海的同等待遇了”。

文章最后表示:如同政治惊悚片的套路,案情临近揭晓时总有神秘大人物身涉其中。文章认为,周永康若能在十八大后“净身出门”,留点薄面颐养天年,已是上上签;而解放军二炮的上将张海阳的结局已无须猜度,只需看看《人民日报》二炮政治部主任的文章已公开警告“个人间的小情小义要服从党的大情大义”即可。

法媒:薄案影响是长远的

法广中文网4月15日发表评论文表示,薄熙来事件使得“中共向来采取高层与退休老人挑选接任人选的政策也开始遭受质疑”。

该文章援引波士顿大学中国政治专家傅士卓(Joseph Fewsmith)的观点,认为“薄熙来事件的影响是长远的,这次事件让全中国人民为之哗然,也对中共失去信心”。

而布鲁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研究员李成分析认为:“薄熙来事件反映了中共高层在掩盖严重政治问题,与公开揭露之间如何抉择的残酷,这不是意识型态争议,也不是薄熙来个人与其野心的处理,而是中国共产党合法性的绝对挑战。”

李成表示:人们对一个即将成为最高领导人的政治人物为何会涉及谋杀,中共政治体制为何会产生这类危机的质疑已经出现。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