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母亲对奥巴马影响深远

【新唐人2012年5月13日讯】(中央社记者廖汉原华盛顿12日专电)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身世和家族背景向来是媒体关注焦点,即将出版的新书“奥巴马的故事”作者马拉尼斯认为,奥巴马一家人都在寻找身份认同,对母亲的感受相当复杂。

“华盛顿邮报”助理编辑马拉尼斯(David Maraniss)将在6月出版的新书“奥巴马的故事”(Barack Obama : The Story),作者与奥巴马本人、家人、朋友和同事进行过数百场访问,揭开争取连任的美国总统不为人知的心灵往事,和母亲天真、自由和坚持理想对他造成的深远影响。

奥巴马出生于黑白混血家庭,由白人母亲和外婆在印尼和夏威夷照顾成长的特殊身世,在早年亲自执笔的自传“奥巴马回忆录-我父亲的梦想”(Dreams from My Father)书中交代相当清楚。这本书的名字一度令外界认为,奥巴马与肯亚籍的黑人父亲关系密切。

马拉尼斯指出,奥巴马和酗酒暴力的父亲相处只有1个月,也许可以说是幸运,奥巴马的母亲和外婆才是影响深远的亲人。他继承外婆的行事风格、意志力和母亲的人生观点,书名改为“我母亲的梦想”比较能够反映出奥巴马的真实人生。

奥巴马的母亲安(Stanley Ann Dunham),就如同她多变和迁移的人生一般,随着婚姻流转,一生有不同的姓名。她会讲印尼、爪哇、印度、法语和拉丁等多种语言,执迷于外国风土文化,一生在海外度过,大部分时间在印尼,幼小奥巴马交给住在夏威夷的外婆带大。

马拉尼斯在华邮公开新书部分内容写道,安曾开玩笑说,和肯亚人(奥巴马的父亲)以及和印尼人(奥巴马同母异父的妹妹的父亲)生孩子,不会是淡色皮肤,无须担心被太阳晒伤。

安在笔记写着,“我看来像个堪萨斯的教师,在外国进出海关容易得多”。不过,对年幼的奥巴马和妹妹马雅(Maya)而言,人生境遇是不同的故事,他们说不出这样的话。

马拉尼斯认为,安和两个孩子都在自我认同里,用不同的方式挣扎,安透过工作和云游四海的生活方式寻找自我。她留在印尼,孩子由外公、外婆抚养,两人在印尼共处4年,她注定错过奥巴马的成长。

马雅在受访时说道,她的母亲一定了解,但永远不可能知道孩子们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奥巴马在已出版的自传写道,母亲敦促他严肃面对人生,对人要有同理心,他总是感受到母亲的保护。

安于1995年因卵巢癌病逝,享年52岁,奥巴马的父亲1983年车祸丧生,同样享年52岁。父亲在生前和4名女子另外生了8个孩子,奥巴马的“兄弟姊妹”居住在世界各地。

奥巴马父母亲过世的年龄和现在的奥巴马年纪接近,2人都没有机会见到当时遗弃的家庭和缺乏双亲温暖的孩子,如今成为全球最有权力的政治领导者之一。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