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长兄双重身份暴露 香港“闷声发大财”

【新唐人2012年5月17日】(新唐人记者何雅婷报导)日前,有媒体曝光了薄熙来的长兄薄熙永化名李学明悄悄潜入香港商界的内幕。报导说,从这样的内幕中可以一窥中共太子党精英是如何开展商业业务活动的。有舆论认为这种现象也是揭开中共高官及其亲属、子女们利用权势贪污腐败内幕的一个突破口。

今年4月底,有来自香港的消息说,前重庆市党委书记薄熙来的长兄薄熙永辞去了中国光大国际董事局副主席职务。随后,光大国际高层向媒体表示,将要调查公司董事会副主席李学明是否就是薄熙永。之后中国光大集团不肯证实李学明的真实身份究竟是谁,但有熟悉李学明签署的文件的人士证实,李学明与薄熙永确实是同一个人。

据英国BBC中文网5月16日报导,一家报纸披露,李学明确实就是陷入丑闻的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长兄薄熙永。自从薄熙来今年3月被解职,他的妻子涉嫌毒杀英国商人海伍德之事曝光后,中共当局开始追查薄熙来家族资产。在扩大调查范围之际,这位“李学明”的真实身份随之浮出水面。

据官方文件,薄熙永仅用本名担任着一家香港公司的总裁:高科技与经济发展公司。而公开的文件显示,李学明这个名字在香港有着更多的商业利益。李学明曾经在明隆公司、中国光大集团、投资控股公司中国航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及地产商香港建设控股有限公司任高级职位。

曾因揭露薄熙来家族腐败而遭薄熙来报复被判刑监禁的姜维平先生表示,在大连市,薄熙永和李学明为同一人是公开的秘密。姜维明还揭露,薄熙永在中国东北各地拥有多处房产。而李学明目前已经从公众视线中悄然消失。

薄熙来长兄在香港“焖声发大财”的情况的披露,亦“使观察者可一窥中国太子党精英是如何开展商业业务活动的”。

报导引述资深中国观察家Johnny Lau表示,中国大陆的太子党们出国读书或者经商的时候经常改名字或者用化名,是有长期历史的。他们这样做是因为有时候他们会担心被绑架改名字或者用化名会感到比较安全;同时,他们想要保护自己的形象,以防出现可以制造麻烦的关注。所以,从太子党的角度看,改名字或者同时使用几个不同的名字,是躲避政治风险的一种方式。

报导表示,公众都认为象薄熙永(李学明)这样使用化名来行事的太子党肯定不做好事。

当前,广东省省委书记汪洋公开表示,作为铲除腐败的试点项目,该省的共产党员必须公开自己的财产。对此姜维平认为,如果中共的独裁体制不发生改变,而且只是在中共党内公开财产而不是对社会公开,那么可以肯定必然收效甚微。

另有报导称,光大国际行政总裁陈小平曾经在香港举行的股东大会上表示,李学明是大股东中国光大集团推荐的董事,他并不参与公司的日常业务运作。

据称,陈小平当时说,李学明因为身体不舒服,无法参加股东大会,但是都有通过电话联络,而且从电话中的言谈听来,李学明是“自由”的。

对“李学明”的辞职,光大国际表示是出于“考虑到公司和股东利益的最佳利益”,董事会也表示“董事会和李先生没有意见不合”。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