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台湾传统周——台湾好好玩

【新唐人2012年5月24日讯】各位乡亲,2012年台湾传统周的台湾文化展示活动将于5月26日星期六,在Suffolk County Community College[in the Babylon Student Center (Building code: C), 校园地图: http://www.sunysuffolk.edu/About/AmmMap.asp ]举行。今年的主题是台湾好好玩。由台湾来的传统艺师亲自示范台湾传统的手艺及童玩,详情请看下面介绍。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让在美国长大的下一代及我们在此不同文化的朋友,看看台湾的传统文化的一面。

织布DIY/祈福吊饰/软陶

原住民男打猎、女拾种子做工艺品。织布 DIY 就是以布在器物上以胶水黏制成作品。而祈福吊饰则是以种子的替代品加以串连而成,吊饰是原住民童年发展手脑并用的艺术童玩。而软陶则是在特制黏土加以捏塑成型,而以烤热定型为成品。

竹编(彩绘)

早期的农业社会,竹制品提供了人们生活上很多方便,农家因工作与生活所需,普遍会编制农具与简易性的生活用品,如畚箕、箩筐、鸡笼、竹篓、吊篮等。竹编技艺在台湾早期的农业社会已经发展为艺术创作。

竹编(彩绘)系用双手将竹片竹丝编织成黑面琵鹭、马、鱼、长颈鹿等动物形状并可在竹编器皿上彩绘。

福袋/香包

香包是源于屈原投江及白蛇端午传说,其最重要的意涵是避邪讨吉,但现今则用传统金葱布或花布,搭配传统吉祥图案、如意、寿桃、八卦、粽子等,以针线缝制塞入棉花及加入香料缝制完成,另再搭配中国结、流苏,完成古色古香的香包。

超级战车/竹筷枪/彩绘陀螺

所谓“超级战车”就是将车子后退一定距离后放手,车子会以数十倍后退的距离来前进,这种设计是利用类似脚踏车“单向齿轮”的设计,使得发条在尚未完全释放势能前与齿轮咬合,当势能释放殆尽时,齿轮会脱离独自空转,使得车子依本身的惯性大小前进。

“竹筷枪”是竹筷子变成了一把像枪一样的东西,不仅小孩喜欢,也深受大人欢迎。是小时候的必备武器,在街战、丛林战、任何地形,每一场战役都少不了它。

陀螺是一种能在地上转动的儿童玩具。在宋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一种类似陀螺的玩具,叫做“千千”。抽陀螺,普遍流行于早期社会,玩的方法非常简单,把它放在地上,大家用一根小鞭子抽它,使它旋转,一面转,一面抽,旋转个不停。

画糖人

画糖以糖加水煮熟,画出各种图案。画糖的人通称为“画糖人”,挑着一头高一头矮的担子,矮的当做坐椅,高的一角放个火炉,其他部分是铜板台面,停在庙口或大树下,或是在庙会的时候见到,当小孩凑上去时,画糖人就开始作画。小铁杓锅是调色盘,搅拌的木棒是画笔,从炉中取出小杓把滚烫的糖汁,慢慢地倾倒在铜板台面,木棒挥洒下,不只是动物、人像、花卉、蔬果样样都能画。画糖的取材非常简单,主要是水加上白糖,慢慢的将糖水煮熟,再把它倒入铜板上,就可以画出您想要的图案。

龙须糖/折纸

龙须糖是由砂糖及麦芽糖煮成,经由艺师拉成条丝,佐以芝麻及花生,成为小朋友最爱的甜点。

折纸是透过双手将纸张折成各式各样形状,成为童年的益智小玩具。

捏面人

捏面人是传统民俗技艺,源自中国北方,后传至南方,因主原料是“面粉”,加入江南特产“江米”(现称糯米),故又叫“江米人”,台湾传统民间则称为“捏面尪仔”和“麻兹尪仔”,学术上则以“米雕”称之。

相传三国时代诸葛孔明令厨师以米面为皮、内包牛马肉捏出人头像,抛头颅洒酒祭江后顺利渡江;因此,后代多以孔明为捏面人的祖师爷。今日“捏面人”已成为一种收藏和把玩的艺术品,不再只是庙里正殿看席桌上的祭品。

美浓伞与客家花布

美浓伞相传是大陆传到台湾客家村落,纸伞构造是由竹和纸做出纸伞,再以天然桐油涂布于伞面,使伞具有防水、防污的功能。使用的材料不只环保且增添文人雅士风范,高雄美浓客家地区一直薪传制作美浓伞的技艺,成为客家传统特色。

客家花布是具有客家风味的布料,颜色多样,其中以牡丹花最多,因牡丹俗称“花王”,象征富贵,早期用于棉被、被单或头巾。

台湾古早童玩

在台湾早期的农业社会,由于没有电视、电玩,孩子们只能利用天然的物资做出简易玩具,虽然与今日声光、科技俱全的电动玩具产品差异甚距,但 DIY 的创作及亲子一同制作的幸福感却大不同,回忆儿时童玩,常是成长中最鲜明及怀念的童年回忆,就像现今已消失的叫卖麦芽糖烤番薯用的竹头号、收环保废弃的铁罐做像竹头号的旋转器、卖什(杂)细的波浪鼓、孩童的竹蝉、按摩师的小竹短笛、玩游戏的竹筷枪、竹蜻蜓、地雷、竹炮、水枪等这些都是农村时期的童玩。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