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7月14日讯】《环球时报》又发社论,主题是:反对学生参加维权示威。他们说:“学生思想上不够成熟”,说:“他们没有明确的政治利益诉求”,也“没有稳定的理念”,可能“被带往错误的方向”。还说:“绝不应该大张旗鼓的赞扬中学生的作用,尤其不能鼓动中学生们今后也冲到各种群体事件,甚至政治冲突的一线”。
(一)不该阻止学生维权
《环球》社论这真是大谬不然,什邡游行示威,目的是反对修建污染环境的冶炼厂,学生的诉求完全正确,否则为什么万人上街第二天,当局便立即宣布撤销这个100亿的项目呢?学生行为是正义之举,是为民造福,他们冒着被抓、被打的风险,为民争利,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对他们的勇敢行为牺牲精神,有良心的人都应该加以鼓励。《环球日报》却反其道而行之,真是岂有此理。
(二)不该把维权学生和红卫兵相比
《环球时报》还把这次学生的义举与“文化大革命”的“红卫兵”相比,真是血口喷人!“文革”中红卫兵的“抄家”、“批斗”、“砸文物”是怎样发生的?根源在哪里?当时的学生是响应中共号召。红卫兵批斗老师,批斗国家主席刘少奇,正是根据中共当局宣传的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这和当前学生自发维权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我认为学生的家长和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了解民间疾苦,为民鼓与呼,路见不平一声吼。学生参加游行示威,也是接受教育,这会使他们增长知识和才干,使他们认识当今社会。参加什邡示威的学生们,将会终生难忘这次行动,正像1989年学生参加示威一样。学生通过参与示威活动,在政治上会更加成熟,思想上更加坚定,多少年后他们会为自己的参与而自豪。
在民主国家或地区,示威游行都是很正常的活动。2004年我去香港,参加纪念六四集会,遇到一家四口,夫妻两人怀抱儿童,领着上小学的儿子,他们说:要让孩子不忘六四!我当时给他们拍了照。如果按《环球时报》的论述,岂不是要说:不应鼓励儿童走上冲突一线呢?
在阿拉伯的反独裁的抗议示威斗争中,都少不了学生的身影。今年3月31日的新华网上,刊登了“小人物”如何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文章,其中报导了利比亚的一个学生兵是怎样抓捕到卡扎菲的:21岁的欧姆兰是一名羞涩、瘦弱的电子工程学学生,他怎么也不会想到是自己抓住了卡扎菲。2011年4月中旬才加入利比亚反政府武装、来自米苏拉塔的欧姆兰说:“我参加革命是因为卡扎菲的士兵以肮脏的方式对待米苏拉塔。他们杀死儿童,强奸妇女……”10月20日,欧姆兰在苏尔特一处充满了垃圾的排水管道下创造了他人生的辉煌,抓到了卡扎菲。
(三)中共在历史上多次发动学生运动
中共在历史上曾多次发动学生运动。在上世纪40年代发动学生运动,推翻民国政府。在土改中组建过儿童团,支持学生“斗地主”,鼓动“地富”(地主、富农)子女斗父母,在“文革”中支持红卫兵、红小兵,中小学生破四旧,斗老师,为何今天一反常态阻止学生参加维权活动呢?看来《环球时报》站到了民主潮流的对立面上。
《环球时报》说“利用未成年人实现政治目的是不道德的”这岂不是说中共在土改、“文革”中组织儿童团、红卫兵是不道德的。这不是在打中共的耳光吗?如果中宣部长发起火来,他们可能吃不了兜着走了。
《环球时报》针对什邡事件说:“不鼓励学生上冲突一线”,请问该报,要鼓励谁上一线?是否要鼓励特警上一线呢?他们是要否鼓励特警使用更多的震爆弹、催泪瓦斯、胡椒粉?制造更多的血案呢?
海外媒体上大量报导特警的暴行,《环球》只字不提,只说不要让学生上第一线,难道让学生父母上一线吗?谁都知道,中国的社会是被中共严格控制的社会,中共的触角伸向每个社会细胞,支部建在街道办。学生的父母在体制内讨生活,一旦被抓,全家挨饿。这就是为什么学生、老人、妇女经常会站在维权第一线的原因。
(四)中共最怕学生奋起
学生负担少,思想敏捷,消息畅通,而且集中度高,这批人群,一旦奋起,对中共来说那是要命的事。经过89六四的冲击,中共吸取了教训,现在一旦有学生参与维权活动,都尽快让步、妥协,答应要求。瓮安、什邡都是这样,山大学生去年在校门口的示威也是这样,第二天就把逞凶的女狱警开除公职。什邡抓了27个人,首先释放的也是学生。
现在中共害怕学生,打压会引起反弹,所以只得通过《环球时报》来恐吓,说歪理,想通过家长和学校阻止学生参加维权。学生一旦不出面,当局就会更放肆的打压中年人,这是明摆着的道理。
2012年7月13日于山东大学
电话:13655317356
0531—88365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