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事件为何不断升温又如何收场?

【新唐人2012年9月18日讯】(新唐人记者王海天综合报导)连日来,中日为钓鱼岛主权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大陆民间反日情绪更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钓鱼岛问题由来已久,中日虽时起争执,但总体较平稳。此次因日本“购岛”引发事态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其背后的深层次原由颇耐人寻味,而关系恶化至今的两国如何收场也成为各大媒体高度聚焦的重点所在。

香港《苹果日报》发表文章说,虽然这不是近年最严重的中日冲突,但却是两国首次就钓鱼岛问题针锋相对到形同冷战边缘。过去,两国也曾因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及阁员参拜靖国神社、日本窜改历史教科书、日本申请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等问题形成过严重对立。

大陆在05年3、4月也一度掀起全国性反日怒潮,几十个城市爆发大规模反日示威,其中广州、北京、深圳、上海、哈尔滨等约有一万人上街,数百万人签名反对日本入常。

与此相反的是,对钓鱼岛领土争议,北京历来仅作口头抗议,对民间保钓活动更大力打压,以致保钓一直只是香港及海外华人的事。这一次,钓鱼岛争议突然在国内被摆上台面,中共官方更有意无意推波助澜,使之成为中日关系恶化的冲突点,不禁让许多人倍感意外。

文章分析说,钓鱼岛争议不断升温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中日都有各自的难处。日本方面,因民主党政府长期积弱,首相野田佳彦的民望跌至不足两成,本月21日党内改选后,他能否续任首相也是问号。之前,由于韩国总统李明博登上与日本有争议的独岛,李的民望大升,野田则因回应软弱而遭到在野党及舆论猛烈抨击。若这次在钓鱼岛问题上不能展示强硬姿态,恐难以挽救民望、争取连任。

至于北京,问题更复杂。一方面,今年中国经济急速放缓,民怨日深,社会矛盾濒临爆发边缘。而中共当局除了拚命印发钞票(中国的货币总量已接近GDP的两倍,相反负债累累的美国只占GDP的七成),已别无挽救经济良策。但滥发钞票的后遗症相当可怕,因此,中共迫切需要转移民众视线,以免他们聚焦在国内经济及社会问题。

另一方面,目前正值中共十八大前夕的人事交替敏感期,无论交班的胡锦涛、温家宝,还是准备接班的习近平等,都不可能对外示弱。

此外,由于中共高层在十八大人事安排上的激烈博弈,已映射到国际争端处置方式上。通过向对手施压以争取有利态势,使钓鱼岛成为国内争权的筹码,显然已成为部分派系的权谋手段。

文章指出,这些综合因素注定了钓鱼岛问题只能不断升温,更何况民间反日示威一直是北京向日本展示“民意”的施压手段!

当然,当民间反日情绪宣泄了,透过示威来达成政治、外交上的目的也完成了,北京必将收紧控制。“既然抗议都是官方默许的,要制止也非难事。”文章认为,05年更大规模的反日抗议都可以随时叫停,反强征强拆等因切身利益而触发的更大规模反政府示威,也可在武警强力镇压下偃旗息鼓,说明北京完全有能力随时终止民间的反日活动。

因此,有分析认为,届时,一旦示威真出现失控迹象,中共从来不恤出手“维稳”、强力取缔,反日活动自然会沉寂下来。当然,至于如何修补受损的中日关系,那将是十八大尘埃落定之后的事情了。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