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锋:获诺奖之后 莫言现在最忌讳的

【新唐人2012年10月15日讯】莫言得了诺奖,中文世界炸锅,真有点出乎我意料。首先莫言得诺奖就够意外,中文世界炸锅更让我意外。前者是我高看了这个奖,后者是知识界过于看重了这个奖。但我这个人很随性,对这个奖用情不深,原来以为是西施,现在发现就是邻家女孩一个,她有没有眼光,是不是堕落了甚至人尽可夫了,也就不那么关心。

所以从一开始就不准备介入这场争论。觉得它就是一个奖而已-除了奖金总额有点诱人。是奖都是人评的,是人都有自己的好恶,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因此莫言得奖只能说莫言幸运,得到了瑞典那几个老头的赏识。至于这背后有没有政治考量,是不是在找平衡,也只能猜测,无法求证。所以莫言有没有资格得奖是个理不清的问题。

对莫言获奖这件事,我正经不起来,就是在一边看热闹。而且看得热闹也和别人不同,我就好奇:现在莫言最忌讳的是什么?

莫言肯定不愿意被批评,尤其这批评还相当普遍相当犀利,直击他一直小心翼翼守护的命门,这属于人之常情,但莫言不仅头疼这批评,还格外头疼一种追捧,尤其是官方的追捧,当然这不意味着莫言想疏离官方,莫言希望官方继续退居到幕后,敏于行而慎于言,为他打点关节,谋事不居功,功成之后就神隐,赞扬的话就由知识界去说好了。莫言不傻,他知道自己不可能担当文学良心了,也撑不起理想主义,更不是公共知识份子,因而退而求其次,时下他更愿意被说成一个小说大师,一个没有逾越底线的人。

所以政治大佬的祝贺,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的颂扬,估计会让莫言觉得尴尬,尤其他们还直接给定位了,而且还多着眼于政治。让我们看看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当然不用全看那些八股的东西,摘几个字眼就够了,某大佬说了“中国特色”,“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等。

就差直接说莫言的文学是为政治服务,是延安讲话的精神体现了,这让莫言情何以堪?尤其考虑到莫言还抄过讲话,至今还深陷争议的漩涡中,尤其考虑到莫言现在最珍视的是自己纯文学的江湖地位。这对他来说无异于羞辱和绑架。

比起这位大佬的八股文,环球时报的祝贺文章更让莫言心惊肉跳,堪称明褒暗贬的典范。“我们首先在此祝贺这位中国主流作家”,“ 诺贝尔文学奖与世界顶级文学成就的相关度,比科学奖在同领域的相关度要低很多”,“在比较灵活的非自然科学奖项中,中国人获奖的密度在增加,无论是刺激中国的,还是正常的,都反映了西方社会对中国的空前关注。诺贝尔奖在以不同方式接近中国”,“除了莫言本人的文学成就和地位之外,诺贝尔奖是想在刘之后缓和一下同中国的关系吗?它是想在刘的轰动之后再制造一次相反的轰动吗?不少中国人都闪过这样的问题”,“莫言作为中国主流作家获奖,显示了随着中国继续崛起,并非只有反体制者才有被西方社会接纳的机会。中国的主流不可能长期被西方拒绝”。

摆明了说莫言是恭顺的主流作家,莫言获奖是分享了中国崛起的好处,甚至更可能是瑞典为了和中国缓和关系的手段。这到底是褒奖还是贬低?相比他们,我们这些置身事外者,倒像是以沉默在维护莫言了。

莫言对人民日报的记者说“这是一个文学奖,授予的理由就是文学。我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莫言特别强调自己获奖是因为文学,也是别有深意的,委婉希望主流报纸对他手下留情,不要去做政治阐释。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接受了人家的好处,就要付出相应的对价,没有官方,莫言难以功成名就,但功成名就之后,人家反过来就会消费你,就会提醒你,就会控制你。

莫言能跳出这种被官方消费控制的尴尬局面吗?我看难。人世间,一个人被软控制多是因为欲望多,源于对控制方有所求,莫言既无法破解以前双方靠默契所形成的你中于我我中有你甚至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利益纠葛,而且对官方也可能产生更多期待,会不会期待着在官方修订的文学史中占据核心位置呢?会不会期待官方提前为他装修莫言故居呢,规格至少不能低于余秋雨大师的吧?

想到这些,觉得自己心理挺阴暗的,其实我就是一个看热闹的,就扯到这里吧。

冷锋于一箭阁

2012-10-13

文章来源:作者博客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