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匈奴:“周薄联盟”的四川因素

【新唐人2012年10月20日讯】 杜青林“不再兼任”大有门道

中共官场行文用词非常微妙,为了让外界不致误判前统战部长杜青林是犯了错误,官方正式讯息还特地说明杜青林去职是因为“已年满六十五周岁,按著有关任职年龄规定不再兼任中央统战部长职务”。

此前七月份的栗战书职务变动,则在表示“不再担任贵州省委书记”后面又跟上一句“另有任用”,含意非常微妙,至少表明不是仕途出了问题。比较差一点的情况,是平调到某另一职务,此种情况一般是能力或身体状况不再适合现任工作,或者是自己跑路子而得到了好的处所。比较好一点的情况,虽为平调但候任职务更重要,此中会有一个短暂的适应或曰实习过程。

杜青林在二○○七年十二月去职四川省委书记,官媒也加了“另有任用”,稍后即任统战部长与全国政协副主席。此为前一种情况。按官场惯例,其升迁无望,找个养老的官位之愿望得以实现。栗战书去职贵州省委书记则是后一种情况,而令计划则由此去统战部实现胡习共订的“做大统战部”之筹划。

当年,杜青林从海南省委书记到农业部长,再从农业部长到四川省委书记,均没有先到新职务后去旧职的殊荣,注定他不会成为明日之星。尤其在四川,本来有望挂上政治局委员之衔如杨汝岱之类,或者像周永康那样借四川政治优势进政治局,但由于庸碌无才,最后还是当了前任张学忠与周永康的“替罪羊”。

周永康在四川整肃开明派

张学忠任四川省委书记是从人事部调去的,其四川前任为周永康。张进政治局本也在计划之内,但是汉源事件打破了美梦,最后被迫去全国人大任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如同后来杜青林做了张学忠的“替罪羊”一样,张学忠实质上是周永康的“替罪羊”。周永康之由国土资源部部长调任四川省委书记是江泽民的重要人事安排,即派江系铁杆去清理杨尚昆派系与赵紫阳派系在四川的深刻影响──杨汝岱的接任者谢世杰是四川本土人士,也是赵紫阳与杨汝岱同时欣赏的人物。周永康虽表面压住四川熊熊民情,也未能全面清算前任谢世杰,却给继任的张学忠无形中挖好了政治陷阱。

江泽民清理杨赵两派在四川的影响可谓煞费苦心,不仅从人事上进行不懈调整,而且还从地理区划上下手,以“恢复直辖”为名将重庆从四川分割出来。重庆直辖(一九九七年)正是在谢世杰任内实现的。

薄熙来折戟重庆乃必然

后来的周永康与薄熙来联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江系对四川的一招防棋。一者,四川原高层人脉在重庆不少,由薄施强势压住那些人,能保住周永康不被倒后账;二者,重庆与四川在地理上实难切割,经营好了重庆可以控制四川,而薄在四年多的时间里也做到了这一点。也正是由于这一点,王立军才到成都去“闯馆”。

最具讽刺意味是,薄熙来因得江泽民力挺进了政治局、去了重庆,却在此制造了左翼极权政治复兴的轰动之后折戟沉沙。薄熙来事件的司法处理程序已经启动,判处十年以上重刑难免。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薄熙来会为求得尽可能低的刑罚而供认“周薄联盟”中的更多问题。

文章来源:《动向》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