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忌:中港融合糖衣毒药

【新唐人2013年2月23日讯】无论是邓小平的“不去干预香港内部事务、不搞小动作、五十年不变”保证,或者江泽民所说的“河水不犯井水”论,在 97 年政权移交之前,中共一直对香港人开出的承诺,就是两边 50 年不作融合,所以根本从来没有什么“中港融合”问题,正如香港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吕大乐所言:“当年构思一国两制之时,根本没有考虑过中港两地出现融合时所可能产生的矛盾与问题。事实上,融合两字基本上就不在议程之列… (50 年不变指) 两种不同的经济及社会制度保持隔离。”

重温廿几年前的邓小平、江泽民的保证,足以证明“中港融合”根本违反了“一国两制”的原意—-即两制保持距离,政府从来没有咨询过香港人是否要“中港融合”,更不要说公投或表决去“融入”中国的经济体系了,可是最奇怪的一点,就是今日中港融合竟突然变成了不容挑战的禁区,变成了香港一切思考—-特别是经济思考的前提,

“中港融合”实为中共花了十多年洗脑的结果,从来不谈融合之害或危机,却只谈融合的好处,利用单方面的资讯,透过报章、电台、电视台潜移默化,令一般人谈起融合,他们都可以不假思索同意,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云云;问他们为什么?则绝大部分人只会人云亦云,说出有如董建华“国家好,香港好”的谎言废话,或坚持“无可避免必然发生”的“天命论”,而这些谎言根本不堪一击,绝大多数人却坚持深信不疑,更颠倒黑白是非,以为“中港融合”是“一国两制”的设计,连想也没有想过,这个“僭建”的概念,根本是违反五十年不变的前提。

说起“融合”,大家必然会想起欧洲共同市场以至欧盟几十年的经验,事实上“融合”必然要面对的,就是两套不同的制度,要不直接采取另一套,要不就一起采用一套新的标准,然而和欧盟不同的是,香港与大陆的关系绝不对等,“中港融合”的事实,就是要香港融入中国,实质是强迫香港作单方面的改变,为融合迁就大陆,那么为什么一定要融合?当年和香港齐名的亚洲四小龙,新加坡没有和中国融合,经济超越了香港;南韩没有和中国融合,今日部分工业甚至超越了日本;台湾开始和中国融合,结果未见其利先见其害,传媒开始沦陷,重蹈香港的覆辙,大陆移民加上产业外移,令台湾愈来愈依赖中国。

廿多年前邓小平要一再保证“五十年不变”,原因是每一个香港人都极度担心“融入”大陆体制,香港即会变成死港。廿多年来中国经济虽然增长强劲,然而事实就是只有一少部分人富起来,绝大多数人民的生活虽然有改善,但在关税与官商勾结垄断下,实际生活成本竟可比欧美的发达国家更贵,政治体制上的独裁与封闭,对言论新闻自由的强暴打压,令中共的经济完全无法制止腐败,既然中国拒绝政治改革,那么“融合”的结果就是香港变成另一个大陆,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和中国融合虽然不会变成经济死港,却会变成政治死港、法律死港、自由死港,这样的结果对香港人极度不利,对大陆人也极其有害—-当香港变得和大陆一样,那么大陆人为何要再来香港?失去了一座西方建设的民主、自由、人权、法治灯塔,是对中国民主运动最大的损害;无论站在大陆人民或香港人的角度,“中港融合”都是最恶毒的糖衣毒药。

文章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