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今日】野百合23载 两岸民主殊途

【新唐人2013年03月19日讯】23年前的今天,台湾爆发了从国民政府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野百合学生运动。当时历经党禁、报禁逐渐解严的80年代,国民政府在蒋经国的接管之下,作风开明, 也使得台湾的自由意识渐渐萌芽。1990年的3月天,6千多人聚集在中正纪念堂,也就是现在的自由广场,要求废除国民政府执政的旧习弊病。短短六天,政府和民间和平达成共识,开创了台湾民主的一个里程碑。

今天的历史与今日,让我们一同目睹台湾的民主之路。

90年代初期,台湾民间,民主思潮活跃。历经80年代的解严、解除报禁和党禁,捆绑台湾民主的桎梏有所松动。然而,国民党政府却依然奉行着,在国共内战时期制定的、凌驾于宪法之上的《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这一条款,赋予国民党政府,在民主体制下实行专政特权。

1949年,跟随国民政府来台的第一届国民大会,四十年来,一次也没改选,被民间嘲讽为,“万年国会”。

专政特权和万年国会,早已被台湾民间,视为民主的毒瘤。但是,“万年国会”却无视这一片抗议声,1990年3月13号,自行通过了为自己延长任期、增加薪水的条款。

此举引爆民间的不满,3天之后,台湾有史以来最大的学生运动,拉开了序幕。

第三天,台湾从南到北,有数千名大学生赶来,参与其中。第四天,直接参与的学生突破3千人,其中10名学生绝食,他们要求当时的总统李登辉,答复学生们的“解散国民大会”等四项诉求。

3月20号,静坐学生超过5000人。而李登辉政府,继19号派员前往现场释出善意后,20号正式发出新闻稿,正面回应学生的四大诉求,表示总统李登辉已经决定召开国是会议,订立改革时间表。

3月21号下午3点,李登辉在总统府接见了53名学生代表。双方会面过程有录像,之后在广场上播放。在确定了李登辉的回应和承诺后,3月22号,广场上的学生,自行陆续撤出。

这是台湾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学生运动,和平结束。3个月后,李登辉遵守对学生的承诺,第一次召集反对派和异议人士,共开“国是会议”。到了1991年,凌驾于宪法之上的《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正式废除。“万年国会”也随即告终。

从此,台湾的民主进程,进入了新的篇章。之后的20多年,台湾一直在民主的道路上,探索、前行。2013年,美国人权组织“自由之家”的全球自由度调查报告显示,在全球187个国家和地区中,台湾“政治权利”指标,获得“最自由”的第“一”级。

不过,在同一份报告中,中国大陆的“政治权利”指标,被评为第“七”级,与北韩和非洲第三世界国家一样,属于政治权利“不自由”。回顾历史,这20年,台湾和大陆早已经在民主的道路上,分道扬镳。

1990年的三月学运,唤来台湾官方的政治改革﹔1989年中国大陆的六四学运,学子们的“声声唤”,唤来的,却是官方的机枪和坦克。

整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当台湾在民主的道路上持续前行﹔当柏林围墙倒塌,东西德统一﹔当东欧的共产政权一个接一个瓦解﹔当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解体。中国大陆,却选择走向另一条道路,与世界背道而驰。

时至今日,中共依然将民主化道路视为“改旗易帜的邪路”。希望它能实现“宪政梦”的中国人,或许真的应该,“梦醒了”。

撰稿林澜 剪辑陈建铭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