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祖坟的清明节 河南民怨起 平坟掀拉锯战

【新唐人2013年4月4日讯】(新唐人记者徐立综合报导】中共的“平坟”政策,致使村民散落在田间的一个个祖坟被铲平,种上麦田,这一改变几千年来遗留下来对先人尽孝的风俗习惯的强硬做法,引起村民的强烈不满,被平坟后再起坟的拉锯现象在清明到来之时仍十分激烈。

据香港《明报》报导,河南省周口市大批农民今年将度过一个没有祖坟的清明节。而且当地的平坟、起坟的拉锯战在清明时分仍然激烈。

报导指,清明时分,在河南境内的高速公路两旁是成片绿油油的麦田,几乎每块地之间,都有几个不太起眼的小土堆,这就是当地人简陋的祖坟。

当地的乡亲对于祖坟不怎么讲究风水,在田里挖个坑,把棺材埋了下去,上面堆一个小土堆,就当是给先人盖了座房子。

每到清明,一家几口人到坟前烧点纸钱,放几个炮仗,哭上一阵子,就算是尽了孝。

可是这样简单的祭奠仪式,在中共的坪坟政策下,也难以实现。

去年6月,河南选定周口市商水县作为平坟复耕试点,全县坟头一律被铲掉。

练集镇的刘大叔,官方平掉他的祖坟之后,土堆处长了麦苗,祖坟已经看不到。他只能在已经被平掉的11个祖坟的大概位置烧两张纸。

这种情况在附近村落中比较普遍,有村民说,这就等于是给先人盖了“平房”。也有人低调的在原来坟头所在的地方,插根棍子作上记号。

政府这种坪坟的强硬做法,引起村民的强烈不满。更大一部分村民在祖坟被平之后又从新堆坟的拉锯现象。

在练集镇的薛套村,已经密密麻麻的又堆起了很多坟头。张先生一家前往祭祖,他的妻子李小姐介绍说,祖坟是去年6月被平的,今年中国新年后又堆了起来。

官员一走 ,便又堆起更大的新坟。张先生家现在的祖坟土堆占地约4平方米,几乎有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据承包了这片地的外地人单先生介绍,坟头推平又堆起,已经反复多次。村民等村干部走了,就马上把坟堆起来。他说,平坟后重新的堆的比原来的坟还大,在他的地里,总共有105个坟头,“村干部都没办法,我更加没有办法”。

商水县城关乡陈寨村的张先生表示,最近几乎天天都有村干部到田间铲坟,区别只是现在都用人手进行,去年是开推土机来的。

村民反映,城关乡还没有建起公墓,迁坟也无处可迁。

专家:平坟增地少作用不大

公众普遍抵触平坟事件,更有网友说要首先寻找市长的祖坟一同平掉。

众多媒体和学者认为祖先崇拜是中国民众最为重要的信仰,作为安葬祖先的场所,坟墓不仅是这一信仰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中国人奉行孝道的终极体现和最基本要求。“平坟运动”严重伤害了民众情感,破坏了中国文化传统。

大陆法学教授王涌发表文章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平坟是一种恶毒的人格侮辱,即使在当代,平坟的文化蕴义也无大变。如今,拆迁运动与平坟运动此起彼伏,说明地方的GDP的增长与财政对土地的依赖是相当的严重,它与18亿亩耕地的政治红线的矛盾已经到了极限,已将地方政府挤压变形,疲于奔命,殚精竭虑,寻找出路。

浩浩荡荡的拆迁运动已经腾出巨量的土地,但仍然不能满足地方政府的胃口,赶农民上楼,让活人集中居住,腾出宅基地;现在,平坟运动则是让死人集中居住,腾出墓地。因此,文章认为,政府平坟“醉翁之意不在墓,而在地”。

2012年11月16日,中国政府网公布国务院第628号令(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将《殡葬管理条例》第二十条修改为:“将应当火化的遗体土葬,或者在公墓和农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埋葬遗体、建造坟墓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删除了“拒不改正的,可以强制执行”。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