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天盖地回来了 美东将迎17年蝉

【新唐人2013年05月06日讯】(中央社康乃迪克州海登6日综合外电报导)地底下,一群从1996年开始从容成长至今的“17年蝉”,5月底或6月间将铺天盖地沿美东大片地区破土而出,再一次展开它们交织热情吟唱与交配的惊人生命周期。

今年春天,17年蝉将带着极具识别度的黑色身体、红色眼睛、橘色薄翅,沿着北乔治亚州到纽约绵延约900英里的地区,以千军万马之姿破土而出。

17年蝉会发出怪异、不和谐的交配声,加上它们以不寻常的数量同时出现、发育周期漫长等特点,数世纪以来,人们与科学家莫不啧啧称奇。

17年蝉学名Magicicada septendecim,也称“红眼蝉”(Brood II cicadas),康乃狄克州中部特别多。

康乃狄克农业实验所(Connecticut AgriculturalExperiment Station)昆虫学家梅尔(Chris Maier)1979年首度研究17年蝉的出现、1996年再度观察,今年将是第3度研究。他说,17年蝉下次会在2030年造访,到时他都81岁了。

梅尔说,1843年首度有红眼蝉的科学记载。

17年蝉成虫之后,公蝉会开始蝉类最为人所知的特色:大鸣大放的合奏,发出美其名为“歌曲”,实则为吸引母蝉交配的讯号。

康乃狄克大学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教授西蒙(Chris Simon)2日说:“它们大举出现时,就像萦绕不去的噪音,听来像是1950年代电影里那种飞碟盘旋的声音。”

17年蝉的密度,从每公顷数十万只到每公顷150万只不等,比其他蝉类密集许多,它们之所以有这么奇特但永续的生命周期,有个理论是这么解释的,17年蝉一次以惊人数量出现,因此鸟类、蜘蛛、蛇、甚至狗等掠食者,都没办法把它们全部吃光光。

17年蝉的公蝉利用腹部鼓膜发出声音,没有鼓膜的母蝉,则是利用拍动翅膀来发出声响,如此创造出独特的合唱声。

这样的喧闹声都会在7月前中止。交配之后,母蝉会在树木嫩枝上下蛋,接着孵化,蛹掉到地面,埋在地底,再展开另一个17年周期。

幼虫在地底靠着树的木质部、也就是根部汁液过活,不过木质部对蛹的营养价值不高,这也是科学家认为17年蝉的幼虫发育这么缓慢的原因。

每逢17年周期到来的前几周,17年蝉会打好通往地面的通道,土壤温度超过摄氏18度时,蝉蛹就会脱离地底。它们通常选在日落之后钻出地面,在附近的树木或灌木上安顿下来,展开蜕变为成虫的最后阶段。(译者:中央社郑诗韵)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