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6月18日讯】相传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后,汉室后裔刘秀南阳起兵反王莽,初期却屡战屡败,被王莽的新军四处追剿。有一天,刘秀和他的谋士祭遵被新军追杀,奔逃至怀县(今武陟县)小董村南面的沁河滩中。这沁河滩中长满了半人高的蒿草,刘秀和祭遵仓皇间躲入蒿草丛中。这情景被正在河滩中采药的董永看见了。这董永是怀县一个出了名的孝子,为人正直、仁厚,他内心对谋朝篡位的王莽颇为鄙视,痛恨新军到处烧杀抢掠、祸害百姓,又对刘秀抱有无比同情,便有心搭救刘秀。
很快,大批新军追赶到这片河滩边上。董永主动迎上前去与新军士兵搭话:“诸位将军,到此有何贵干?”一些兵士七嘴八舌咋唬:“捉拿反贼刘秀,刘秀已被铁桶围困在此。凡报告线索者重重有赏!”这时,一个将官突然对一片茂密的蒿草丛起了疑心,喝令兵士搜索蒿草丛。董永见状便应声搭腔说:“那蒿草底下是棵老窝瓜。”为了搭救刘秀,董永又故作惊讶地对新军士兵说:“刚才有两个人趟过沁河向南跑了,不知是不是你们要抓的刘秀?”这些新军官兵听了这话立马转头向南追去。刘秀和祭遵这才逃过了这场劫难。
如今,民间仍流传着一句歇后语:“蒿底下藏窝瓜—-大不涉意”。这句歇后语就是对董永救刘秀这个史实的浓缩记载。
再说,当年逃命的刘秀等追杀他的新军官兵远去后,钻出草丛来拜谢董永的救命之恩。董永担心追兵尚未走太远,便劝刘秀、祭遵二人先到自己家中歇息躲避,等天黑再离开。
刘秀和祭遵随着董永到了董永家里。董永的妻子张七姐清晨起来带着孩子去驾部村干娘家走亲威去了,此时尚未归家。于是,不大会做饭的董永只好硬着头皮亲自到厨房去为刘秀、祭遵二人做饭。他点燃灶火,在锅中添了油,将过年节吃剩下的一些小豆腐丁放进锅中翻炒,本想再添点菜,炒菜盛出,再打一锅糊涂。不想心里一紧张,就错把半瓢干面倒了进去炒了起来,等到炒得半糊,才发觉错了。时间紧迫,容不得倒掉重做,于是就将错就错,错打错处来,就又赶紧添了水,放上盐和调料,搅成了大半锅咸糊涂。董永用勺搅了搅,觉得有点稀,不顶饥,灵机一动,就把家中过年时剩下的炒花生米、煮咸豆、芝麻盐、碎粉条等一古脑儿全倒入锅内,搅得稠乎乎的。正在煮熬,饥不择食的刘秀等不及了,拿过勺子尝了一口,连声叫好,不等往碗里盛,就着勺子就喝了起来。董永家里就这一把勺,也不好意思从刘秀手中夺,只好拿碗代勺,给刘秀和祭遵盛了两碗放到桌上。他们二人一见,就象几百年没吃过饭似的,狼吞虎咽地“呼噜”起来,眨眼功夫就把锅里刮得一点不剩。
刘秀临走前,还回味着刚才吃过的那顿永生难忘的美味佳肴。问董永到底做的是什么饭,竟然如此好吃。董永坦诚相告:“我以油锅误炒干面,做了一锅半糊的茶饭,也不知该叫什么名”?祭遵不愧为才高八斗的文豪,眼珠一转,脱口而出“炒之有油,饮之为茶,世上绝品,名曰油茶”。刘秀听了连声称赞:“油茶,油茶,真香,真好 。”
因为怀县(今武陟)有象董永这样的成千上万老百姓支持刘秀,于是刘秀就在怀县建立了根据地,扎下了大本营。后来由于有越来越多的怀川老百姓拥护刘秀,刘秀的兵马就越来越强大,刘秀就在怀县建立了战时首都,称为怀都。
而深知刘秀心意的祭遵回去后抽空便按照董永说的方法反复揣摩,多次试验,终于根据刘秀的口味开制作出了甘甜解渴、稀而不寡的甜味油茶,营养滋补、味感醇厚的五仁油茶,香气馥郁、浓而不腻的三珍油茶等十几个品种敬献给刘秀,刘秀大喜过望。
那时,刘秀的汉军和王莽的新军打的是运动战。开始时,汉军弱,新军强,王莽撵刘秀;后来是汉军变强,新军变弱,成了刘秀撵王莽。
有一天,刘秀在后厨看着祭遵研制的各种炒好的油茶粉心想,过去被撵得几天吃不上饭,若随身带上它,该有多好。那刘秀灵机一动、突发奇想,下令汉军今后每人缝一个干粮袋,背在身后,都带油茶粉作干粮,紧急时边走边吃,也能保持跑路的体力与速度,歇息时用开水冲泡,食用方便,节省时间;休整时大锅文火细熬,既补充营养又享受美味。从此,汉军个个吃得又强又壮。正因为汉军带上了油茶粉,新军想追汉军追不上,汉军想追新军一追就撵上,在战争中处处占了主动,越战战强,最终消灭了新军,剐了王莽。也可以这样说,油茶粉帮助刘秀打下了江山,刘秀对此深有感 触,大表油茶之功,命名油茶为“怀都(今武陟县)油茶”。后来,刘秀攻进洛阳,当了皇帝之后,怀都油茶也随他到了洛阳,进了皇宫。
多年后,强项令董宣为了怀县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制定了一个“以孝贤治怀县”的决策,号令官吏,发动百姓,层层推选、举荐孝贤人物,以作为全县百姓的学习榜样。他最终确定了“十大孝贤”,其中董永以卖身葬父的孝行,和行医乡村、惠泽全县的德行而名声最大,知者最多,遂被推为怀县十大孝贤之首。董宣把十大孝贤的感人事迹张榜公布全县各村,人心莫不震动。民风顿时大变,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孝义日盛,家庭和睦,怀县大治。
光武帝刘秀闻知此事,大加赞赏,授意董宣举荐一人为孝廉,逐级上报朝廷。于是董宣就把董永的事迹写成公文,盖了官印,呈报给了光武帝刘秀。刘秀看罢奏章,心里觉得董永这个名字很熟,便回头问祭遵道:“这个人好象认识,朕一时记不清了。”祭遵低着头,轻声提醒说,"万岁记不记得当年有一个采药老汉对追杀我们的新军吆喝说:‘那蒿草底下是棵老窝瓜’。”刘秀听到这里,幡然醒悟,记起往事,不由得脸上一红,忙说:“记得记得。”立刻金口玉言说道:“可,依众卿所奏”。就这样,董永成了孝廉,这也是刘秀对董永感恩知报的封赏。
此后,汉光武帝把董永表彰为孝道典型,在全国大力宣扬,使董永的孝行闻名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