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8月10日讯】【编者的话】《延安日记》作者彼得•巴菲诺维奇•弗拉基米洛夫,苏联人,1942年至1945年,以共产国际驻延安联络员兼塔斯社记者身份,在延安工作。作者以日记形式,根据他的观点,记述了延安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各方面的问题。全书以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与苏共的关系为背景,记述了中共的整风运动、中共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共与当时驻延安的美国军事观察组织的接触以及中共与国民党的关系等问题,均有评述。
《延安日记》
1945年8月21日
关东军在前线的大部分地区停止了抵抗。关东军的部队向我军投降。
我军继续向预定方向推进。
———-
叶剑英告诉毛泽东,我已经知道了新四军总部发来电报的内容。中共中央主席跟我解释了好久,说明共产党领导人为什么决定要与日本占领军司令部建立联系。
这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因此毛泽东想为他的解释提出有说服力的论据。
谈话表明了所有这一切做法是如何不体面。与日本司令部的关系早已在极端保密的情况下建立了,中共领导中只有几个人知道此事。毛的一个代理人(或像毛所称呼的“联络员”),可以说是一直隶属于南京的冈村宁次大将总部的。什么时候有需要,他都可以在日本反间谍机构的严密保护之下,畅通无阻地往返于南京和新四军总部之间。
中共中央主席发出的必要的情报,留在新四军总部,等着这个代理人(他原籍日本)。这个代理人的情报,在新四军总部总是很快就译成密码,发往延安。
———-
中共军和中央政府军向各地铺开。双方的军队搅在一起,相互发生冲突。
延安与重庆的关系已急剧恶化,相互在报纸上指责双方。
实际上,形势是每时每刻地在恶化。国共之间发生军事冲突的危险性,正在迅速增长。
何应钦将军在湖南(芷江)接受了日军的投降。所有日本部队,奉命在原地集中。日军指挥官的投降仪式,也在那里举行。(待续)
本文网址: https://cn.ntdtv.com/gb/2013/08/10/a786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