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就职难在何处?

【新唐人2013年8月24日讯】(新唐人记者顾星音综合报导)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样的新闻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汎滥。随着近年一波又一波创纪录的大学毕业人数,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失业率不断上升,大批学生毕业后无处可去?

201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史上最高的699万。而相对的招聘需求却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5%。今年的大学毕业季已有2个多月了,而目前仍有300多万应届和往届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综合网路、各媒体报道及调查组织的研究显示,造成学生无法顺利就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 中国经济泡沫化日益显着,招聘减少,就职岗位供不应求。

中国近年来存在的显着问题,房地产泡沫化、地方政府债务危机、高通货膨胀、资金外流、同时,制造业也面临困境,人民币升值,税负过重等,皆影响到各行业对人才招聘的需求。在收入不稳,物价高飙的社会压力下,各大小企业公司也不得不勒紧裤带,实在没有更多能力招聘优秀的人才。

二、 学生毕业后就职理念与实际市场需求存在差异。

据三菱东京UFJ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在2013年7月4日发表的第162期BTMU(China)经济周报显示,现在中国大学生毕业后,多数想做公务员、国企职工,而募集人数最多的却是私有企业。另外,大多数学生都有想找到一份在高级领域工作的理想,对于结合知识与技术的职业需求,现在中国的市场却更偏向于募集销售营业类的工作。

中国两极分化严重,底层的民众生活艰难,为了维持生计甚至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比如摆摊被城管打死打伤也时有耳闻。在这样的体制下,从小耳濡目染各阶层不同的生活质量,多数学生考虑的是将来如何避免遭遇艰苦的环境。从小的物质化教育使大多数学生不再重视梦想、创造、道德等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 社会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找工作存在局限性。

有媒体针对中国的大学生做了一份市场问卷,调查现在大学生认为找到好工作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结果出炉后,竟有50%左右的学生认为是要“靠关系”。在这个“拼爹的年代”,很多学生对用实力找工作似乎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网友认为,中共遇到了经济危机,大学生就业当然难,至于要有门道那是一党专制的必然产物。

而户籍制度却又成为另一个困扰学生找工作的重要因素。外省市的人如果没有当地的户籍户口,很多待遇良好的工作将与他们失之交臂。而如果在一线城市大学就读的的学生毕业后回了家乡,可能就无法再重新回到这座大城市工作。同时,各地区物价的飞涨,又让很多外地来的学生无力承担高价的生活费,甚至连房租吃饭等基本生活所需都成问题。

找工作存在“体制”背景的牵制,还要顾虑地区性的差别化对待与生活实际开支的比例,“社会的现实”让这群刚毕业的学生找工作费尽周折。

四、 教育质量的低下与无度扩招造成不同领域人才比例失衡。

如今很多大专院校为了赚钱,除了提高学费和其他杂物等费用外,还无视自己的办学能力,开设一些能获取较高经济收益的热门专业。不断扩招学生,只要有钱就能有文凭。这样肆意招生的后果就是往往这些热门领域的人才饱和,很多学生找不到对口工作。而真正市场需求的职业却又面临着人才短缺的局面。

但开设这些热门专业的高校,有些并不完全具备强大的师资与实际正统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系统下毕业的学生,实际的职业技能与专业知识并不全面,造成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下滑,无疑也为就职增加了难度。

日本三菱银行的经济周报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和经济计划一样,在技术革新还没成熟之前,就先开始扩大教育发展。而一般情况下,则是应该在经济构造转换开始后,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不同需要,才开始扩展高等教育。因此,在这种市场需求不明确的情况下,教育机关根本无法准确掌握社会到底需要怎样的人才。
这篇报道还称:“要解决就职难的问题,就必须要从经济•教育•社会等多方面进行改革。”

有网友认为造成如今社会广泛就业难的问题,是“中国只注重思想教育、不注重智商教育、个性教育酿成的恶果。”但另有网友评论认为:“根本上说,是整个经济和政治制度和体制的结果。也就是说,在现有体制下,不可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名为Frank的网友评论说:“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人越多,并且这样的情况越是这样继续下去,中共倒台的时间也就更快!……”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