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叫阵工商总局 官商大战有玄机

【新唐人2015年01月29日讯】连日来,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与行业监管“工商总局”,爆发多次“口水战”,工商总局指阿里巴巴“纵容假货”、“情绪傲慢”﹔阿里巴巴则回呛工商总局是“吹黑哨”、“定点打击”,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官、商公开叫板的情况非常罕见,这轮“口水战”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玄机呢?来看记者林澜的报导。

阿里巴巴工商总局的口水战,你来我往。

23号,工商总局发布一份调查,称中国网购,假货占了四成多,而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售假率高达近六成三,名列售假榜首。

淘宝网沈默几天后,27号以员工个人名义,发帖回击,指责工商总局调查程序有问题,更点名工商总局“网络监管”司长刘红亮“违规吹黑哨”。

28号上午,工商总局抛出重磅弹,公布了去年7月,工商总局和阿里巴巴闭门会议的纪要,指出工商总局当时就已批评,淘宝有管理商品不力,等五大问题,又提出要“阿里巴巴克服傲慢情绪”等6点要求。

28号下午,淘宝网回应,将正式向工商总局投诉,网监司长刘红亮“情绪执法”。更称,这是对淘宝的定点打击。

中国问题专家 文昭:“国家工商总局为什么现在定点打击阿里巴巴,第一个是现在实体零售业,受到网商的冲击比较大。2014年排名前50的零售商里面,80%出现了销售业绩的下降,不乏也有国有资本在里面,这里面就有直接的,利益上的纠葛。”

不过,企业公开叫板监管机构,这在中国相当罕见。官方新华网28号出面灭火,称“政企关系有变化,不妨将其视为一种进步”,不过外界质疑,阿里巴巴“敢发火”,本身就是官方背景浓厚。

原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 夏业良:“阿里巴巴在国内商界很有影响,另外在政界也有相当的基础,包括前一段时期,很多重要领导人,跟它关系都非同寻常,所以说,不是(阿里巴巴)有钱才任性,而是政府里面可能有一些支持的力量。”

阿里假货多,不是第一天,工商总局去年就开闭门会,但为了阿里巴巴风光赴美,会议纪要按下不发。如今才发布重磅批评,称阿里巴巴“养痈成患”,专家认为,撇开宫廷政治背景不谈,对于阿里违规、假货泛滥体制才是养痈成患。

原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 夏业良:“人治国家呢,就是只要朝中有人,他就有很多豁免,一些企业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政府也是推波助澜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等到它真正做大了,如果有问题的话,政府要查处它,可能有一定难度,就是有这样的一些问题。”

新唐人记者林澜纽约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