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病危 六四领袖盼回国尽孝 中共反诬“政治表演”

【新唐人2015年04月17日讯】(新唐人记者何雅婷综合报导)4月11日,中国“八九民主运动”的前学生领袖熊焱,向北京当局发公开信,要求回国看望他身患重病生命垂危的母亲,但中共官方一直对此没有给以任何正式回应。日前,中共左派喉舌《环球时报》发表署名文章就此事发表评论,指责熊焱的公开呼吁是迎合西方舆论的“政治表演”,把熊焱定性为“与中国政治制度为敌”的人,称其不应指望能带着特定的“政治标签”回国。有舆论呼吁北京当局采取“人文关怀”的立场,避免用政治方式僵化处理此事件;也有舆论认为呼吁中共讲人道是对牛弹琴,向中共当局写公开信这条路是走不通的,称这是中华民族的悲剧和中共的耻辱。

熊焱是1989年中国民众运动中的一名学生领袖。“六四”事件之后,他被中共公开通缉,后逃往香港,辗转来到美国。近期,因母亲病重,熊焱屡次欲通过正常渠道签证回国看望生命垂危的母亲,均遭驻美中领馆拒绝。4月11日,熊焱无奈之下通过网路发表了一封致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总理李克强的言辞恳切的公开信。

熊焱在公开信中强调:中国是个十分重视孝道的国家,而他想看望母亲这跟政治毫无任何关系。他表示希望北京当局能理解他的想要向母亲尽孝的赤诚之心,允许他回中国探望母亲。而北京当局一直未对此作出正式回应。

这封公开信感动了很多人,海内外的民众运动人士纷纷发声,呼吁北京当局基于人道让熊焱回国探母。

4月16日,被外界视为中共左派舆论阵地的《环球时报》发表署名发表评论员文章,就熊焱提出回国探望病危母亲的要求作出评论。

文章指称熊焱要求回国探母的公开信是“政治公开信”,指责他这样做是为了“吸引西方主流媒体关注制造压力”,“把亲情搞成迎合西方舆论兴奋点的政治表演”。

文章以熊焱曾在美国自由亚洲电台上主张中国人“要非常严肃的抗争”,并曾经公开支持法轮功为由,把熊焱定性为“与中国政治制度为敌”的人,并无情地宣称:“那些当年带着突出政治标签流亡国外的人,不应指望自己能带着同样的政治标签大摇大摆回来”,“他们需要为自己今天的政治选择负责”。

针对熊焱回国探母被拒事件,海外有舆论认为,政治与人情味本不应“分家”,没有人情的政治是不可能长久的。呼吁北京当局“为避免事情复杂化,应讲究人文关怀”。如果当局采取僵化的政治方式来处理,虽然可以堵住熊焱回国探望病母的路,却堵不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但也有舆论称,跟中共这样的邪恶政党讲人道,讲“人文关怀”,这根本就是对牛弹琴。

同为89六四后的政治流亡者、著名历史文献学者吴仁华,日前在接受自由亚洲电台的采访时表示:包括他自己在内,已经有很多政治流亡者反复尝试过,想通过申请签证的正常途径回国探亲,但事实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他说:“从天安门事件后二十多年来的情况看,中共不会理你的公开信,不管你写得再恳切,也是没有任何希望的。”

吴仁华认为,熊焱不能回国为母亲送终,是中国的悲哀,是中华民族的悲剧,也是中共的耻辱。

他说:“在21世纪的文明国家,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中国人在很多文学、包括影视作品里面,都谈八年抗日战争造成了很多家庭亲人离散,那才8年,可是天安门事件到现在26年了,三个8年了。在当代世界,没有人遇到像中国人这样悲哀的故事:二十多年跟父母亲离散,为了探视,甚至为了见最后一面,都不能够成功。这是中国的悲剧,是中华民族的悲剧,当然是中共的耻辱。”

据公开的资讯,1989年,熊焱是北京大学法学研究生,也是一个中共预备党员。在当年那场民众运动中,他成为出面与政府协商的学生代表中的一员。六四镇压后,他公开宣布退党,随后被中共当局逮捕并关押了一年半。获释后,他乘坐渔船逃到香港,1992年获得美国庇护。在美国皈依基督教后,熊焱在马萨诸塞州戈登康维尔神学院(Gordon-Conwell Theological Seminary)学习,并成为美国陆军的一名牧师,曾在伊拉克服役,目前居住在美国阿拉巴马州。

相关文章
评论